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713 19
2009-06-14
谁能帮我详细解释一下这两个政经的问题:1:等价交换时,贱卖贵卖能否产生价值增加?
                                                                   2:价值增加的源泉是在流通领域还是生产领域?
并附上详细的解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4 22:52:58
第一个问题是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因为等价交换时  交换双方都没得到更多的额外价值
第二问题是  增值产生在生产领域  因为如果在流通领域  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  不能产生价值增加  而在不等价交换的条件下  整个资产阶级不能产生价值增值  只是个别资产阶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4 23:42:06
1、不产生
2、流通领域可能产生(比如生产性的活动,例如产品的包装等等)也可能不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5 10:58:06
1:价值增加的源泉是在流通领域还是生产领域?
是,价值增值的源泉只能发生在生产领域。
价值增值是指价值从无到有,由少变多,而不是指价值的分配。因为价值的实体和源泉是抽象劳动,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凝结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只发生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之中,所以它只能发生于生产领域。
2:等价交换时,贱卖贵卖能否产生价值增加?
不能,既然是等价交换,说明在交换过程中双方以同等数量的价值为基础,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拥有的价值根本没变,变化的仅仅是价值的体现形式。在流通领域等价交换既不能增加个人的货币量也不可能增加整个社会的货币量,因而无论它重复多少次都不可能导致价值的增值。

流通领域发生的贱买贵卖,也不是价值增值的源泉。
它虽然导致某个交易者个人货币数量的增加,但贱买贵卖并没有使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这个交易者所增加的货币只不过是价值重新分配的结果,即这部分价值只不过是从一个人的口袋通过价格的杠杆转移到另一人的口袋之中。整个社会的财富原来是多少贱买贵卖后仍然是多少。贱买贵卖无论重复多少次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严格地讲只会变得更少,因为折旧与磨损),变化的只不过是这些物品的价格,以及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5 11:42:47
谢谢楼上几位。等价交换贱买贱卖不能产生价值这个我能理解。但是价值产生为什么只是在生产领域呢!具体劳动创造实用价值,但是不是由于交换才产生价值的吗?所以我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18:01:29
fzb614088 发表于 2009-6-15 11:42
谢谢楼上几位。等价交换贱买贱卖不能产生价值这个我能理解。但是价值产生为什么只是在生产领域呢!具体劳动创造实用价值,但是不是由于交换才产生价值的吗?所以我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理解。
  难理解是对的,价值的确是在交换过程产生的。如果人们普遍认为,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时,谁也不吃亏,那么,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就成了决定价值的因素。人们的这种普遍认识必然成为产品交换的指导思想,劳动量能不能成为决定价值的因素是由产品交换的指导思想确定的。如果人们认为,商品流通过程耗费的劳动量也应该考虑进去,那么,劳动量就不仅仅是指生产领域耗费的劳动量了。我认为,价值产生于生产领域的观点是错误的。生产领域的劳动只能创造使用价值,不能创造价值。价值是由产品交换的指导思想创造的,这个思想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