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6.《探索集》的精彩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016.8.2
《中国线索网》曾经依据我的一篇文章《论理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的社会主义》把我列为中国名家,这篇文章是我的代表作之一,写于物价局时期,是我参加市委党校学习的毕业论文。
它是一篇哲学文章,又是一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凝结了我一生苦读马、恩、列、斯原著和历史知识,置身社会变革洪流,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为什么改革开放的思想成果,在“文字狱”的年代只能以哲学文章的面目出现,最后刊登在市物价局的内部刊物上。它是《论改革》的前奏曲。
虽然许多人自称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真正通读过马列原著的人不是很多,通读过《二十六史》和《世界全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如果没有深入考察过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更是没有资格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说三道四!所以,我视自己为稀缺资源,放弃了个人发家致富的可能,置身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我还考察过看守所和监狱,考察过中国的公检法和法律制度,所以创立了制度反腐的理论。
差别是社会体制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论差别》是《探索集》的重要贡献,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探索集》最精彩的部分。没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就没有《探索集差别篇》。
《探索集》精彩的部分还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弹道导弹打航母、低纬度和高原设立火箭发射场、空天飞机、液氧煤油发动机、岛礁建设、喷水潜艇、交直流输电除冰,都是《探索集》最初的建议。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和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发现,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更是对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星系形成和发展说”、“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探索集》都有贡献。宇宙射线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是《探索集》的独到见解。总之,《探索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与中国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是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战友、亲友和校友的骄傲!
在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获得,社会实践只有亲身经历的年代,我的经历是一种独有资源,所以我说前无古人。至于能否后有来者,要看科学的发展进步,因为社会实践不能复制,知识有可能输入。
我是一个“苦行僧”式的学者,牺牲自我,奉献社会,无怨无悔,是时代和社会存在形成的,无数革命后代和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而我却被开除了党籍公职,一生奉献,只能依靠最低社会保障生活,还岌岌可危,这也是时代的讽刺,深入改革的动力。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我是“践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