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678 5
2009-08-18
在周的书中:
“长期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范里安书中:
“长期平均成本去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

会得出这两个结论的根本差别在于
周认为:若SAC(K1,*)的组合最合适产量是Q1则任何其他的SAC组合不可能在Q1的产量上比SAC(K1,L1)低
范认为:有可能SAC(K2,*)的组合最合适的产量是Q2,但同时在Q1的产量是可能会出现SAC(K2,L2(Q1))<SAC(K1,L1(Q1))
这样就导致了下包络线和最低轨迹点的差别

从导数和相切来分析,范里安的更具有说服力,只有一个交点着必须相切,那么就不一定是最低点
但若是理解两种线所代表的假设来说,我又觉得周的更有道理些....
求高手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8 14:10:37
找到了~!
问题的简单证明
很容易用反证法证明这种认识的错误。假设LAC曲线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那么由于各SAC曲线在最低点的斜率为零,LAC曲线将是平行于水平轴的直线。这是与LA C曲线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效应而呈现“U ” 型的特点相矛盾的。至于为什么会具有(2)的特点,也可简单的加以证明。LAC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斜率都是负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负值,即相切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LAC曲线的右边,任何一点斜率都是正值,因而与其相切的SAC曲线的斜率也应该是正值,即相切于各条sAC曲线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时LAC曲线才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当然,这一问题的严格论证需要运用数学的包络定理才能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4:12:49
如果LAC曲线并不是SAC曲线的最低点的连线,那就意味着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并不构成长期平均成本,而比最低平均成本高的成本却可以是长期平均成本,这似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概念相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我们知道,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生产出相同数量的产品,不过,他们的平均成本是不同的。长期平均成本就是在同一产量下从不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成本中选择的最低平均成本。如图2所示,企业l,2,3为三个不同规模的企业,企业l的规模最小,企业2次之,企业3的规模最大,它们的短期平均成本分别由SAC l、SAC2、SAC3三条曲线表示。明显的,在产量Ql处,SACl(Q1)<SAC2(01)<SAC3(01),企业l的平均成本最低,SA C l(Q 1)构成长期平均成本LAC(Q1 o值得注意的是,LAC(Q1)并不是企业1的最低成本SAC1(Q2)。恰恰是在产量Q2处,企业2的平均成本SAC2(02)最低。因此,SAC2(02)构成长期平均成本LAC(02)。同样地,SAC 3(Q3)构成长期平均成本LAC(Q3)。相反,SAC2(03)不能构成长期成本,虽然它是企业2的最低平均成本。产生这种疑惑的原因在于对LAC.SAC概念的模糊理解。LA C是在相同产量条件下从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平均成本,而不是在某一确定规模的企业中选择最低的平均成本。LAC,SAC虽然都涉及到最低平均成本的内容,但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8 16:26:26
初学者对于这两个概念确实很容易搞混,楼上说得最后倒数第二句话很经典。
周惠中的书大部分都是源于范里安,特别是课后习题,我觉得不看也罢,免得误人子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9 19:13:57
O(∩_∩)O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00:28:37
其实这个问题高鸿业的书好像也说过,印象中应该和范的书一样是强调包络线的,记得他还画了个图,一目了然。
还有:请问LZ三楼所说的图在哪里?能不能发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