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到底如何真实运行的另一种答案以及其对复苏的重要性

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报纸和专家告诉我们,需要“恢复信心”。这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1902年股票市场崩溃之后的建议,当时他正和一帮银行家投资股票市场。1907年,他又重复了这句话,而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分析大萧条时也使用了类似的词语。长期以来,经济衰退就一直被认为是缺乏信心的结果。
要理解经济如何运行,懂得如何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繁荣,我们就必须关注人们的某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或者说人们的动物精神。如果我们不承认各起重大经济事件基本上都有人类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永远没有可能真正理解这些事件。
“看不见的手”自亚当·斯密提出以来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不过,这个资本体系具有不稳定的倾向,也有腐败的倾向。有些事情我们认为市场能够自行做到,但是实际上做不到。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精神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在美国历史上两次最严重的萧条,基本特征都在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逐利润的意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向了有害于社会;人们的货币幻觉以及人们的经济公平感发生了变化。
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根源于人类的本性,而这些本性历来都有强大的力量。人们还是那么在意公平,还是抵制不住腐败的诱惑,当别人的恶行被揭发出来后还是会感到憎恨,对通货膨胀也还是感到困惑,他们的思想还是受空洞的故事而非经济理性所支配。和我们刚刚讲过的前两次萧条一样的事件仍有可能重演。
如今的情形是金融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很容易出问题。很多人都在讨论应该将那些大的金融机构拆分。要鼓励创造更多的在公开证券市场交易的产品,而不是柜台交易产品,这样对避免系统性风险有帮助。
我们看到危机的发生和银行有关,银行缺少资本金,现在它们在讨论提升资本金,但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其中一个是金融工程方面的,创造一种新的债券,即监管型可转换债券。当监管者认为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这种债券就可以转换成股票。
这是一些可以刺激经济的基础性的改变。在重要性上,现在创造监管型可转换债券就像上世纪30年代政府为存款提供保险一样为经济注入活力。可惜的是,两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
首先,我们要承认市场不是完美的,有太多的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人士在“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理论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致根本未能考虑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动力机制。不把动物精神添加到理论模型中去,会使我们失去判断力,无法认清危机的真正根源。在经济危机之前,最差的就是很多人甚至不愿意就市场可能带来的泡沫说什么,我们要承认泡沫会发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应该放任,管得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该在制定规则方面发挥最少的作用。但实际上,与之相反,动物精神的各个方面会推动经济朝着不同方向运行。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就会发生巨大的就业摆动,金融市场也会不时地陷入混乱。
一个充满了动物精神的世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政府的角色应该是设定条件,使我们的动物精神可以创造性的发挥更好的作用。换言之,政府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制定规则,因此说起“监管”,人们第一个会想到政府,但实际上不止是政府,社会中还有一些行业和私人的自律性机构。
资本主义经济绝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还依靠其他控制措施,资本主义绝不是没有规则的。正如足球赛一样,有规则才能让优秀的队员发挥水平。对目前的经济来说,我们发现有人受伤了,因此需要改变规则。同时当然要仔细考虑政府干预所遵循的规则是什么,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交给私营部门很好地处理。
大量的现金注入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办法,钱有花完的时候,而且会对美元产生负面影响。任何刺激计划都是把未来的需求提前,例如修路就是把以后打算修的路移到现在。刺激计划的一个合理解释就是人们的动物精神。刺激计划应该实施于损失发生之前,防止失业。一旦有失业发生,就会产生麻烦,因此政府希望避免这种情况。
1980年代以后,人们普遍信仰资本主义应当是完全自由的。赛场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游戏规则没有跟着变化,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过去,对住房抵押贷款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会谨慎地发放抵押贷款,因为它们自己最有可能是抵押贷款的持有人。不过,后来所有事情都变了:银行变成了抵押贷款的发起人,而不是持有人;但监管还未能反映出金融结构上的这种变化。
公众对监管的反感是这种不作为背后的原因。美国深深地沉溺于一种新的资本主义观。我们忘记了1930年代以巨大代价换来的难得教训:资本主义是所有可能的制度中最好的制度,但它必须在政府设定规则并充当裁判的竞技场上才能做到这一点。
虽然我不知道政府是怎么做的,但显然应该考虑在财政立法方面建立这样的环境,政府应该扩大资源和立法,立法者应该有远见,他们应当发现有创意的人,并且帮助他们将之实现。
金融系统现在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中,因此仍然需要进行修整。只要信贷市场仍然被冻结,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的需求就会持续。使用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足够力度的刺激,有助于我们保持充分就业。但光是这样做而不减轻信贷紧缩,就像是硬扶着病人从床上坐起来,表面上一切都好,只要你一撒手,他还是会重新倒在床上。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只要信贷紧缩还在持续,乘数效应就会比通常情况下小很多。例如,借不到钱的人不太可能买新车,即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给他提供了首付款。
目前,美联储采取的政策以及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主要目的都是尽可能的达到旨在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即总需求目标和信贷目标。标准的宏观模型在考虑实现充分就业所必须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手段时相当精确。不过金融市场也必须被纳入目标中,因为现在的金融市场还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我们需要这两个目标为实现复苏创造良好的机会,这两个目标及其背后的因果逻辑,不仅可以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信心,还能为他们实施如此大胆的计划提供合理性。任何一个真正有可能终结危机的计划,都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不过与金融行业不同,汽车业属于制造业,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行业,政府对其进行救助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因为这个行业如果失败了,人们的信心就有可能受到危险,所以政府决定救助通用汽车,但那是否是错误的还很难说。
如果注入的资金够多或者投资了够多的项目,就会避免危机马上加深,提升人们的信心。比如汽车消费,就不会大量下滑。现在看来这些刺激似乎起到了不错的作用,信心在提升,二季度的GDP下滑速度小多了。但这种情况可能很难持续:刺激规模还不够大,经济的复苏主要是由于信心的复苏,而不是刺激计划直接产生的。所以刺激计划明年不会结束,而会更加大规模。
没有特别坏的事情发生,人们可能会把这些都忘了,然后重拾信心。在美国,他们的优势是选了一个新总统,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奥巴马是一个很好的演讲者,他当上总统后也很快拿出了经济计划。现在人们还算满意,就目前而言,我们现在走的路还算不错,但这可能更多的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