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4345 15
2006-01-02

生命可以定价么?爱可以定价么?自从经济学开始泛滥以来,天底下几乎没有不可以定价的东西。生命可以定价倒也情有可原。生命的定价来源于生命保险的计算,人们在几乎每一个行动上都在承担失去生命的风险,既然人生而必须作出决策,他就必须自动地计算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人在市场中的价值,也成为生命保险市场存在的依据。生命定价的另外一个来源,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当然,有幸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同芸芸大众相比显得少之又少,萨达姆和拉登的生命价众所周知了,虽然萨达姆还没有死亡至今还被宣判死刑。在非常时期,革命领袖的人头也是按个定价的。现如今官场、黑道上的谋杀买卖大有蔓延之势,我们说这个市场扩张了。

可是我以为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给爱定价不免荒唐。多数的原教旨主义学生以为学习了经济学,自己就真的可以成为帝国主义者,抗着大旗到处烧杀抢掠了。市场在这里似乎成为万能上帝的替身,他们对不存在市场的事实熟视无睹。帕斯卡说,如果没有上帝,那就要创造出一个上帝。也许没有市场,就要创造一个市场,这正是许多人们不幸生活的根源,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为证。

生命可以定价是因为存在真正的市场,这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残酷市场,也许是一个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显得无可奈何的市场。然而原教旨主义经济学学生被伟大的市场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他们把市场的观念应用到爱上面,这危险而又无知。不幸这种做法几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经济学学生的潮流。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爱需要选择,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学作品莫不以爱的选择作为主题之一。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老调重弹地从爱的选择中汲取营养。网上一篇有趣的短文《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测试可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清楚地表明了这一逻辑:

  女主持人气咄咄的问一个男嘉宾,你为什么那么在乎钱,男嘉宾说:“钱能买到一切!”

  现场的观众哗然了。

  男嘉宾微笑的说:“我们做个测试吧。”

  一个很简单的主题,你的一个仇人爱上了你的女友,现在想要你退出,你是一个正常的人,你爱自己的女友。那个男人愿意出一点钱来补偿你。

  所有的观众都很不屑这种论调,男人缓缓的开出了第一个价格“五万!”

  现场的观众松了口气,论点很集中:“五万,简直是瞧不起人,为了五万放弃了爱情?更主要的是放弃了自己的人格”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否定了。

  男人接着开出了第二个价格“五十万!”

  现场的声音小了很多,一部分的人开始自己的计算了,在过了好大的一会儿,绝大多数的男人依然选择了否定,他身边的女友感动的看着他。只有少数的人接受了这五十万,其中的一个人说:“自己没有钱,父母苦了一辈子了,临老了生病没钱医治,为了父母,放弃了爱情吧。”

  男人接着开出了第三个价格“五百万!”

  现场更静了,男人的第一个动作都是看身边的女人,也许是在权衡什么。一半的男人沉默了,另一半的男人怯生生的说:“我要爱情。”身边的女友也有点呆住了,一个女孩站起来说:“如果一个男人肯出五百万,我想我没有理由拒绝他。”沉默的男人选择了金钱,五百万可以买一套房子,一部车子,全家过上好日子,甚至可以开始自己的事业。

  一个男人说:“他是我的仇人,我有了这个五百万,我可以不用含辛茹苦,我可以报仇,我可以计划我所有的未来,当个真正主宰自己的男人。”一些女人看着身边的男人,若有所思。

  男人接着开出了第四个价格“五千万”

  全场哗然了,对于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挣不了这许多。女人说:“有肯为我一掷五千万的男人,他一定是爱我的,这样有钱又专一的男人,为什么不选择呢。”一个男人举手:“他真的肯付五千万?”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男人说:“爱情是无价的,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去照顾爱人,别人有,我应该放弃,并且我有了这许多的钱,我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可以成就事业,我可以帮助别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有的人都深以为然。

  只有一个人依然选择了放弃,所有的人都用很奇怪的目光看他,他解释到:“我的爱情是无价的”,当问到他的女友是否感动的时候,女友说:“我虽然感动,但我更感动的是为了我付出自己五千万的人,而不是放弃别人的五千万,他的观点很可敬,但不现实。”

  嘉宾笑了笑,你们所有的人都选择了金钱。

  那个人还是以前的那个人,他的为人和评价只是因为钱的变化而完全改变了;爱情是无价的,也只是面对钱多钱少的时候。

  钱多就高尚了。所有无价的都是跟钱比较的,博物馆里的国宝,有钱了可以买,买不到了可以雇人偷和抢,再不行的话,可以发动战争,只要你有足够的钱。

  美国打伊拉克需要的是什么,钱;使用的是什么,还是钱,不过是一个以钱换钱的游戏罢了。

  所有的观众愕然了,想起自己的生活。

  想跳槽的时候,借口都不是钱,但都有一个理由:“我不在乎钱,但是我在乎工资,这代表我是否受尊重和我的价值。”是啊,相同的工作,一千块就侮辱了你,一万块就是尊重你,十次的侮辱等于尊重?

  嘉宾说,我不想解释为量变导致质变,爱情的质变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在你们之间叫的爱情如果通过交换就不叫了爱情。所以他拿钱换走的不是爱情,而是你的所有权,爱情已经走了,它依然无价!变质的爱情怎么还能叫爱情?

  所有的人性都有价格,而又无价,当你用金钱换取的时候,人性已经丢掉了,你售卖的价格已经和你原有的人性无关。

  嘉宾最后说了一句,我相信爱情,相信所有的人性,所以我努力的挣钱、爱钱。我只是不希望我的爱情和人性受到别人的金钱的考验罢了。

钱重要吗??

我们可以想象嘉宾这个洋洋得意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表情似乎彰显爱的价格,随着价格的逐渐攀升,爱被可耻地标上了价格。呵呵,经济学学到这个份上算是有出息了,似乎现实的生活在逻辑面前不堪一击。我在这里要套一句宏观经济的话叫作:一个测试需要满足理性预期者的动态一致。五百万对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个足够心动的价格了,这种交易极其可能使购买者偷鸡不成反蚀米,如果此男人是颇有魅力的人,免不了日后藕断丝连背里偷情戴绿帽。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交易中的承诺根本就不可置信,因为日后监督的成本太高,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魅力,激励似乎不必然有效。如此这般,这个假想中的市场很快发生逆向选择,市场崩溃在所难免。俗话说,你赢得我的身,但你赢得我的心吗?这种交易本质上只是购买了一个人的生命,但交易的对象并不是爱!关于爱,仍然是一个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 16:29:00

我觉得是不是500和5千万引起人们心中的支付矩阵不同,从而导致了均衡不同?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 16:31: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3 20:47:00

这个帖子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化的结果是越来越趋向制度化、或者量化。金钱作为市场上一种衡量商品的作用越来越大,因为人作为一个普通物种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越来越被忽视,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却越来越大!现代的人必须以某种方式依靠于社会才能求得生存,或相对的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也从社会中得到自己的需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钱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个故事的背后可以是一个生存竞争的游戏,正因为这个世界有了钱也基本有了一切,为了自己能够生存、或者说生存得更好而放弃爱情、选择金钱在经济学上来讲是理智的!但在这个所谓理性的背后呈现出的是一种越来越严重的非人性化趋势,人变得越来越缺少作为生物所应该具有的感情,而越来越多的是贪得无厌的机械化行为!不知道这是人的本性流露呢,还是被压抑?不过,觉得悲哀是肯定的!因为在金钱的社会中,我们毁掉的是美丽的大自然,消耗的是越来越多的资源,当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快餐型”服务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这两天在这个问题上想了很多,我认为社会、或者政府的责任应该是为不同的人尽量提供相同的机会以及起点,也就是一个共同融合的过程。但同时,应该呼唤的是这种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真挚感情以及无私的精神!真正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同时能够兼顾这两个方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4 11:20:00

“无价”有几种解释:1)价格无穷大;2)无法定价;3)价格为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4 11:34:00
以下是引用cluo在2006-1-2 15:50:01的发言:俗话说,你赢得我的身,但你赢得我的心吗?这种交易本质上只是购买了一个人的生命,但交易的对象并不是爱!关于爱,仍然是一个迷。

这确是一关键。“爱”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太高了。高到似乎没有人可以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定义。如果人们喜欢搞文字游戏,就可以在“爱”上面喋喋不休。

如果当事人对交易的对象究竟是何物还没有一致的见解,这种交易就很耐人寻味了。五百万也好,五千万也好,如果交易是完全自愿进行的,交易的结果一定是“各取所需”(至少算一个帕累托改善过程)——经济学家最喜欢看到这种改善了。当然,交易双方究竟交换了什么,如果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的话,作为旁观者的经济学家还是少说为佳——经济学家也许能做的判断只是:这种两厢情愿的交易对当事各方都有益。

不过,上面所说的,都没有考虑一种令经济学家略感不快的东西:外部性。不管“爱”的界定人们能不能达成一致,“爱”会导致外部性也许人们更容易达成一致。这时某些当事人自愿的交易可能使其他人感到福利受损。如此,一个交易的社会福利倒底是什么,有多大,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普通的商品也可能有这种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4 11:44:00

《无极》里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到底“真爱”是什么(爱别人还是被别人爱),什么叫“得到真爱”,满神与其他凡人有一致的意见吗?没有一致意见,打赌如何分出胜负呢?说到底,满神与凡人间订了一组“不完全契约”——究竟谁胜谁负要取决于谁有最终的“解释权”。满神有神力按自己的规定主宰人世间的变化,可是凡人也有能力按自己的理解任意地解释概念,除非满神能把人们的智慧消灭掉,否则凡人“死不认账”也无可奈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