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87 11
2018-05-13
1.有人说劳动价值论不合理。比如一个科技工作者写一件软件需要三天时间,一个产业工人打造一个机器零件也需要三天时间,难道就用一件软件换一个机器零件吗?
2.并非如此,即使在早期的物物交换中,你在一开始讨价还价中的私人有用劳动时间,也不是形成价值的劳动时间。只有在之后,经过讨价还价的博弈(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后,已经凝固成交换价值的具有同一性质的劳动时间,才是与价值有关的劳动时间。
3.所以,你认为产业工人和软件工作者的劳动时间性质不一样没有关系啊!否则要讨价还价干嘛。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经过讨价还价的博弈后凝固成价值的具有同一性质的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13 12:34: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3:13:44
市场上的交换价格,当然是随意博弈、随便协商,这么来的。
在这里,用不着马克思所说的劳动量,用不着物理学所说的质量,用不着说神马万有引力,等等。

那么,劳动价值论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
1,在货物出现过程当中,人类货物的出现量=人类劳动的发生量,总货物量=总劳动量。
2,在社会交换过程当中,人们分取上述的总劳动量。
3,所有的社会经济运动,就三个量:货物的量,货币的量,劳动的量。
其中,劳动量是基准量,如同物理学上的质量、能量、质能守恒等概念一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个等式

价值是供求的数量,价格是供求的后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6:01:25
劳动价值论,很简单。

人类货物的出现量=人类劳动的发生量,总货物量=总劳动量。
总之,货物量=劳动量,劳动量=货物量。这里,是一体二面。
并且,货物的实物量,货物的劳动量,货物的价钱量,三者总是等价,一一的对应。


那么,到了社会交换的当中,各自随意,爱咋地咋地。
张三可以用一粒顶尖钻石,换一个普通鸡蛋。李四可以用一万个鸡蛋,换一斤食盐。
那么,任意的随意的交换,都是劳动的流布而已。
其中,买卖双方之间,总是等价钱的交换,也是等劳动量的交换
-------上述劳动量,是指从全社会总劳动当中分取到的社会劳动量,不是货物自身的个别劳动量。
那么,货物自身的个别劳动量,与货物在交换中分取到的社会劳动量,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数值上有缩小的趋势。


那么,剩余价值论也是当然的成立,必然的成立。
因为,资本剥削,就是分享了总劳动、总货物而已。


其他的,就暂且不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7:33:18
3.所以,你认为产业工人和软件工作者的劳动时间性质不一样没有关系啊!否则要讨价还价干嘛。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经过讨价还价的博弈后凝固成价值的具有同一性质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人体再生产而需要继续休息的生活以外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法定的劳动时间。人不能24小时不停的工作。所以,这个劳动时间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它与什么讨价还价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在雇佣合同上也是以法定的劳动时间为准。这个法定的劳动时间容不得讨价还价。

产业工人与软件工作者同样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的工资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3 18:02:35
请你提供一个用“劳动时间”进行商品交换时讨价还价的实证例子。比如菜市场里,卖青菜的说,本青菜是1日1斤,而卖猪肉的说,本猪肉是3日1斤,他们于是就开始搬指头的进行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4小时20分38秒达成交换,接着就彼此便噼里啪啦的开始分割青菜和猪肉,拿到自己的交换物,并乐呵呵的回到了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