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61 15
2009-12-21
效用论的拥护者一直坚强地捍卫效用在交换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为了捍卫这种地位,甚至向劳动价值论进行进攻(至少看起来是进攻)。
这种进攻恐怕是徒劳的。就像劳动价值论并未否定效用在价格形成过程的作用一样,效用论也不可能否定劳动价值论对交换的动因的解释。
效用论其实真正要进攻的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计划经济下的按劳动量定价方式。
执着于概念变换和文字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效用论得出的定价方式,是由需求方的效用主导价格。这是市场经济通行的定价方式。
过去计划经济的定价方式,是由供应方的劳动消耗主导价格。
这两种定价规则,会带来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也会带来社会财富分配模式的巨大差异。

我的观点是,计划经济下按劳动量定价并非劳动价值论的必然推论。微观经济运行上没必要由政府去进行劳动量的测量以及定价,尽可以由市场寻找费效平衡点,由市场去定价。而宏观经济运行上反而更需要考察部门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劳动量与价格的匹配,需要去干预调节市场失效情况下的价格与劳动量的偏离。

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3 21:16:18
西方国家的企业,做定价更多地是从效用论出发,依据产品对用户的效用来定价。
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更多地是从生产成本出发,依据“我有钱可赚就行”来定价。
两种定价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按效用论定价似乎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产品创造者的劳动价值。
所以,是否可以说,微观经济运行中应该允许效用论发挥作用,让市场自己定价。而劳动量的测定只需要用于宏观领域,对部门利益进行调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4 10:17:09
效用论和劳动价值论之争本质就是利益之争,这个分析完全正确,效用论要用效用掩盖剩余价值,而劳动价值论要用劳动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

外贸企业其实也不是劳动价值论定价的,他们自己根本不能决定价格,他们也不想卖这么低的价格,只有由于我们内部竞争激烈拱手将定价权交给了西方国家。但是我倒希望这些外贸企业能以耗费劳动为准绳定价,因为他们这么低廉的出口价格,其实就是在将本来属于企业自留的剩余价值转移到国外,而且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所以价格就这么压低了。

西方企业也不全凭效用定价,他们不也有成本核算,效用是个拍脑袋的东西,他们来便宜买我们的东西的时候讲的是效用,避开劳动,环保问题。但是出口给我们的时候成本核算的却是精精的,再加上垄断溢价,所以就能获得超额利润。


我们现在其实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出口就业没了,出口环境和劳动力没了。但是我觉得从长远考虑,长痛不如短痛,应该加强环保监管,对那些无良的出口企业课收高环保税,不治理好就乱排放的,罚款到倒闭,这样就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的企业,让先进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环保行业也能吸纳一定的就业量,环境保护迟早是要做的,越向后拖问题越难解决,最后耗费的劳动也越多,不如现在就着手解决,每每听到我们整条河流被污染的新闻,真的是很心痛,为了一点点经济利益,就要搭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真是太愚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4 10:24:06
hohai_abc 发表于 2009-12-24 10:17
效用论和劳动价值论之争本质就是利益之争,这个分析完全正确,效用论要用效用掩盖剩余价值,而劳动价值论要用劳动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

外贸企业其实也不是劳动价值论定价的,他们自己根本不能决定价格,他们也不想卖这么低的价格,只有由于我们内部竞争激烈拱手将定价权交给了西方国家。但是我倒希望这些外贸企业能以耗费劳动为准绳定价,因为他们这么低廉的出口价格,其实就是在将本来属于企业自留的剩余价值转移到国外,而且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所以价格就这么压低了。

西方企业也不全凭效用定价,他们不也有成本核算,效用是个拍脑袋的东西,他们来便宜买我们的东西的时候讲的是效用,避开劳动,环保问题。但是出口给我们的时候成本核算的却是精精的,再加上垄断溢价,所以就能获得超额利润。


我们现在其实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出口就业没了,出口环境和劳动力没了。但是我觉得从长远考虑,长痛不如短痛,应该加强环保监管,对那些无良的出口企业课收高环保税,不治理好就乱排放的,罚款到倒闭,这样就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的企业,让先进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环保行业也能吸纳一定的就业量,环境保护迟早是要做的,越向后拖问题越难解决,最后耗费的劳动也越多,不如现在就着手解决,每每听到我们整条河流被污染的新闻,真的是很心痛,为了一点点经济利益,就要搭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真是太愚蠢了。
当前的经济学主导思想其实是“重商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5 01:26:26
你认为知识是完全分散利用的么?只要是工业社会就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标准化,既便不是工业社会也不可能完全分散的利用知识,完全分散的利用知识一样可以推导出需要每个人(至少大多数人)都全能全知。

你们不信就,我来推一下。劳动计量这是工业化的需要,工业不是商业,商业逻辑是会让工业崩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5 01:28:21
riverrun 发表于 2009-12-23 21:16
西方国家的企业,做定价更多地是从效用论出发,依据产品对用户的效用来定价。
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更多地是从生产成本出发,依据“我有钱可赚就行”来定价。
两种定价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按效用论定价似乎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产品创造者的劳动价值。
所以,是否可以说,微观经济运行中应该允许效用论发挥作用,让市场自己定价。而劳动量的测定只需要用于宏观领域,对部门利益进行调控?
告诉我日本的电源电压为什么是110V,方向盘为什么在右边,美国的机场标准为什么强制性的向全世界推广?

显然效用论者是持一个能预知未来的愚蠢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