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企业家精神-(日)稻盛和夫】
我们应该追求的商人道
第11届盛和塾全国大会第一天演讲——2003年8月22日
学习笔记(手记):
“真正的从商之道是让交易双方都感到满意,即对方得利,自己也得利,这才是真正的生意。做生意决不能只顾自己得利。”
经营者不是盘剥员工让自己发财,而是率先垂范,不辞辛苦,挥洒汗水,全力经营,以守护员工及其家属。经营者日日所从事的,正是“帮助他人”这一高尚的利他行为。
想要企业变得更好,就必须让企业的员工幸福,充满干劲和活力,勤奋工作,否则企业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
“以正确的方法贯彻正确的为人之道”。向员工强调,不能做有违正确的为人之道的事,这就是经营哲学。
“不能做有亏于人、有违商道的事。要遵循‘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这一理念,磨炼心性,贯彻正确的为人之道。”
以不遗余力的努力来获取利润。严于律己,贯彻正确的为人之道,就极有可能产生利润。
企业经营应当基于优秀高尚的伦理观与道德观。
“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一味追逐利润,必定会招致怨恨。“基于义之利方为真利。”“何为义”“义,人之正路也”,义是做人最关键的道理。
追求利润必须基于“义”,换言之,逐利不可偏离人间正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一切行为都发乎于“义”,小人看重的则是“利”。君子看似在追求“利”,实际上是在追求“义”。只要坚持走人间正道,利益自然随之而来。
必须在经营中树立对任何人都能不耻明言的“大义名分”。务必领会个中深意,并将其在今后的经营中发扬光大。
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时,最初的步骤是分析现状,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理性分析事实,搞清楚自己与周围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思考决策时,不仅考虑荣誉、尊严和名誉,还会再加一条,不能卑怯。不基于一己得失得出结论,相反先考虑对方利益,以此为判断基准进行决策。
“自利利他”要想自己获利,首先必须先“利他”。换言之,只有优先实现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被实现。
从事判断的人心底要拥有“关爱之心”“慈善之心”,以“慈悲心”“爱心”等关爱之心做出最终判断,才会带来好的结果。
与顾客谈判,或者说服员工,关键在于诚实、谦虚和坦诚,同时也不可缺少“关爱体贴之心”“慈悲之心”。在从事重大经营决策时,也需要这种关爱体贴之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与恶人交往,如果不希望落入污染心灵的田地,就不应该与对方有任何来往。
请给我点赞,鼓励我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