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发现之前,是2个孤立的社会,因此需要分别当作研究对象,在地理发现之后,2个社会,即2个市场,合并为1个社会了,此时生产1吨煤的劳动量化指标----“平均社会劳动时间”,是指新的整个大陆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这个时间是介于原先东部和西部之间,原先西部社会1吨煤/工时,东部社会0.75吨煤/工时,新的大社会的生产率为0.87吨煤/工时,生产率下降了,其他商品也是同比例下降情况,各种商品的价格还是不变,既然1吨煤的新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一个数值,那么1吨东部煤和1吨西部煤,都是新社会的1吨煤,其劳动量当然是一样的。
Hispano 发表于 2010-2-20 12:48
北欧人体的体积和体重是东南亚人的1.1^3=1.33倍,力气和肺活量以及饭量乃至排泄物的重量都是东南亚人种的1.33倍,居住的房子也是同比例放大,西半大陆的山川河流/矿藏等等也是等比例放大,2个民族的人口数量/构成乃至生活习惯,文化起居乃至生产力水平和科技/生产工具先进程度/产业构成都是相同,物产种类也是相同,只是西半大陆的劳动工具/机器的马力也大0.33倍,例如西部人的铁锹比东部大0.33倍, 一铁锹下去,需要的力量也是东部的1.33倍。
一言以蔽之,2个社会除了"大"和“小”的区别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同,2个社会都使用黄金作为货币,
已有帐号007 发表于 2010-2-20 16:42这里的问题,可以简化成这样:设有一个社会,分成东区和西区,其中,东区的人口为一万,西区的人口是1。33万,并且,除了人口数量上有差异之外,其他的都没有区别。就是说,东区、西区仅仅是人口数量上的差异,除此而外,没有任何差异。Hispano 发表于 2010-2-20 12:48
北欧人体的体积和体重是东南亚人的1.1^3=1.33倍,力气和肺活量以及饭量乃至排泄物的重量都是东南亚人种的1.33倍,居住的房子也是同比例放大,西半大陆的山川河流/矿藏等等也是等比例放大,2个民族的人口数量/构成乃至生活习惯,文化起居乃至生产力水平和科技/生产工具先进程度/产业构成都是相同,物产种类也是相同,只是西半大陆的劳动工具/机器的马力也大0.33倍,例如西部人的铁锹比东部大0.33倍, 一铁锹下去,需要的力量也是东部的1.33倍。
一言以蔽之,2个社会除了"大"和“小”的区别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同,2个社会都使用黄金作为货币,
当做了上述简化,楼主的疑问似乎不存在了。
Hispano 发表于 2010-2-20 16:08假设东部和西部在独立的时候,各自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合并之后也是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也就是简化模型,去掉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物价”都是相同的,在合并之后也不会发生变化。那么质疑还是不变。
再重申一遍:东部和西部,只有几何尺寸上的区别,连人种也是如此。地球上存在活生生的例子,北欧人确实高大,东南亚人确实矮小一些,去美国,也会发现房子大,汽车大,饭量大,连别人的老二和乳房都比你大。。。劳动价值论如何避开种族主义陷阱?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没有价值这个社会是不是就没有经济?
作为劳动价值论发展者的马克思,甚至希望能消灭价值和价值规律,让社会无价值。那么形成统一市场后,东部的先有的那一堆变成破铜烂铁也没有什么好奇怪。
别忘了劳动价值论里定义的价值,与我们潜意识中的默认的“价值”定义是两回事,
你的意思是说是说,一个居有更高的价值,一个不具有那么高的价值,这种族主义,这先检讨一下,你自己是否跳到了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当中。我们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是“对像有意义的行为”或者称为“效用”“使用价值”。
具有使用价值的才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增长才代表真正的经济增长,代表使用价值的增量才能被称为生产涵数,一个军管的社会那么其价值量会为零,也就是说现实中这种名义GDP会为零,因为军管的社会不存在被“卖的劳动力”价值——劳动价值论定义的价值)
以马克思来说,他本人是极端仇视,价值和价值规律的,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共产主义(时间经济),就是要减少或者说要消灭价值和价值规律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