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99 1
2010-04-16
2010年04月16日 10:42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近日开始了新一轮尾号限行,各级党政机关继续轮流封存30%公车(4月15日《新京报》)。
  我们来看看“限私车”和“封公车”的区别。在限行私车上有一套严厉的制度安排。首先是交警的布网监控,然后是摄像头监控,再就是,交警部门还将各小区的保安和附近的大爷大妈们组织起来,对违反限行者进行劝说,不成就报警……
  可在“封存公车”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类似的监管措施。谁来监管公车封存,怎么监管呢?公车一辆都没有封存,就说已封存30%了,如何避免这种忽悠?公车身上又没有贴“限行”的标签,摄像头无法辨别,公众无法监督,又如何保证封存会达到30%的数量?另外,我也没有看到类似“罚款100元”的处罚措施。
  凡涉及到对民众的监控,向来都非常严厉,而如果规范的对象是官员,制度就会非常粗糙和漏洞百出,有口号而无执行,有承诺而无约束。

  比如各地在低保政策上,许多地方都设计了非常严密、苛刻、繁多的资格限制,甚至到不能养宠物这种不近人情的地步。可把这种“限制逻辑”指向官员时,制度从语气、规范和力度上立即降了下来。比如限制公款吃喝,何时见过“不得有宠物”之类的规定?
  限民严限官松,这种思维必须要变。(北京 曹 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6 10:59:04
人民公仆为人民,没有仆人比主人还要尊贵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