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633 5
2006-03-27

近几天又看到了蓝胡子农夫与丁礼庭845352等网友在讨论按劳分配问题。但是,在讨论按劳分配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按劳分配的权利属性。如果连按劳分配的权利属性都没有弄清,讨论按劳分配的其它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什么叫按劳分配?按劳分配,顾名思义,它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是劳动者的权利要求的体现,这种权利就是劳动所有权。因此,对于按劳分配,我们必须知道它的三个基本前提:

第一,劳动者,劳动所有者是按劳分配的主体,只有在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主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谈得上按劳分配;

第二,按劳分配是属于劳动者的权利要求,是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性质上属于劳动所有权--是劳动者凭借投入的生产劳动量取得生产成果的权利。其核心是“谁劳动谁所有”或“谁劳动谁受益”,与产权的基本法则是相对立的一种权利。

第三,只有在建立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条件下,按劳分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按劳分配属于劳动所有权,是劳动所有者在分配上的权利要求的具体体现,也可以称作劳动分配权。劳动所有权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两个方面,除了在分配上“按劳分配”的要求之外,还有管理上的要求,这就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权利要求。从这里我们看到,按劳分配作为一种权利,它性质上属于劳动所有权,是与资产所有权相对应的一种权利要求。因此,我们只有弄清楚劳动所有权的内涵,只有探讨了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基本制度的条件下,按劳分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的。

为什么我们不讨论劳动所有权呢?

自从国有企业引用农村经济改革经验失败之后,我们就把目光瞄准了很具活力的资本主义股份制模式上。许多人都把现代企业制度理解为股份制企业制度。因此,近几年来,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产权问题。从所有权到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从产权到物权、债权、股权;从国有产权到中央产权、地方产权及产权市场、产权流动、产权交易等等,我们始终都只是在产权的范围内左冲右突。

什么是产权?产权就是财产的权利。就资本主义财产的权利而言,就是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有权瓜分剩余价值。说到底,就是一种剥削权利。这正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经过几十年革命所要消灭的东西,正是社会主义所要反对、所要消灭的东西。我们有什么必要去讨论它、强调它、体现它呢?

如果说的是社会主义财产的权利,那么,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制表明每个劳动者都是权利平等的资产所有者,正因为权利人人平等,所谓的资产所有权除了说明每个劳动者都可以和其它劳动者联合起来,在保值的前提下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之外,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呢?

谁都知道,社会主义要实现按劳分配,要让劳动者当家作主。按劳分配是什么权利?是劳动所有权,是劳动所有权在分配方面的权利;劳动者当家作主是什么权利?是劳动所有权,是劳动所有权在管理方面的权利。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虽然都具有了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但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消除了产权存在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所谓的资产所有权已经没有意义。相反,由于生活消费的个体性的存在,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消费需要和劳动投入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而不是资产所有权。为什么我们不讨论劳动所有权而要讨论资产所有权呢?

苏联模式所以会失败,公有制经济所以缺乏活力,主要是因为苏联模式只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没有实现按劳分配,没有体现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其实并没有多少复杂的原因。由于工资是直接的货币量,是预定的收入形式,实际上它不可能成为按劳分配的合理形式。也就是说,建立工资制的苏联模式实际上没有实现按劳分配。由于工资制割断劳动者与公有制企业的血肉联系,不实现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经济只是没有充足动力的经济,没有健全有效机制的经济,这种经济缺乏活力是很自然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所以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基本原因是没有建立按劳分配制度,没有建立体现劳动所有权企业制度,没有全面体现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国有国营”“官办官管”是按照“谁所有谁管理”或“谁所有谁经营”的原则建立的,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管理体制;而“职工拿工资,盈亏国家负”的分配体制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的,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分配体制。也就是说,原有的国有企业制度本来就是典型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体制。八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体制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使公有制企业正常发展。但是,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仍在讨论产权,并进行着用新的产权制度取代原有的产权制度。这种以错纠错的做法,能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吗?

脚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础上,而头钻在资产所有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套子里,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以走出资产所有权的误区!            

理论家们,脱离资产所有权的牢笼吧。进入劳动所有权的新天地,国有企业改革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春天!

                   钟建民2006-3-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9 10:12:00

感觉楼主在说劳动所有权时刚开个头,就煞了尾

再说清楚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9 20:04:00
请进入我的理论博客读相关文章:http://blog.sina.com.cn/u/1082874731这里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和说明。本人的联系方式:zjm0328@sina.com  QQ:4487389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4 21:46:00
中国的劳动力太贱了,那里能谈得上所有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13:34:00

就你提出的问题而言,不论是站在正方还是站在反方,都回避不了劳动力价值的问题。

谈到分配,我们就要给出一个劳动力的价格来体现劳动力的价值。但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谁会站在分配的强势一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20:26:00
分配的第一要素是主体问题。如果我们谈的是按劳分配,那么,这种分配的主体就是劳动所有者,而不是劳动力所有者。而当劳动所有者以主体身份参加生产成果的分配时,所谓的劳动力价格同时也就消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