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而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比如买厂房所支付的支出)--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最好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收入。
2)隐成本是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身缠要岁的总价格(比如用自己的资金,土地进行生产)--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讲,隐成本必须按照企业自有生产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由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最后,问是否用效用来表示机会成本?我认为是不能。
因为这个问题按照在静态模型里的效用来讲,基于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的这一假设条件,说明用基数表达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用效用来表示机会成本的大小。
1# yangyu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