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关于机会成本的概念很多教材上都不一致,有的在同一本书上对机会成本的概念都自相矛盾。
按照大多教材上的说法,机会成本等于显成本加隐成本,但是在做如下例子时说法又不对了。
例题还是上大学的成本,比如大学四年开销是4万,如果四年不读书而用来工作的话收入是5万,那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到底是5 万还是9万呢?
为什么有的书上直接就说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工作收入5万,这也是遵照机会成本概念(即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计算的,但是如果按照机会成本等于显成本加隐成本的说法,那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应该是9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