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237 0
2010-05-26
只有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数量管理理念,实现数量管理由单项管理向通盘考虑、系统思考、统筹协调和整体优化提升转变,加强监督、考核,才能在精细管理、规范管理上有所突破。    如何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提高计量管理水平,维护品牌形象,以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是各级成品油销售企业数量管理的核心。
    要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数量管理理念,实现数量管理由单项管理向通盘考虑、系统思考、统筹协调和整体优化提升转变,加强监督、考核,以在精细管理、规范管理上有所突破。
    全员参与
    首先,领导重视,构建体系,组织到位。油品数量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纯依靠哪一个人、哪一个岗位、哪一个环节或哪一个部门能够完成,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上下贯通、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协作、全员参与,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其次,确立明确合理的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油品数量管理的核心与目标是降低损耗率,杜绝事故发生,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目标损耗率的确定为例,必须根据油品类别、流转过程、季节差别、地域差异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参照国家与行业标准,合理确定。如果损耗率指标定的过于宽松,则体现不出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反之,如果过于苛刻,违背客观实际,则会挫伤油库、加油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在个别公司就出现过损耗率考核指标逐年降低,基层库站无法实现,不得已而虚报数据、隐瞒损耗的现象。
    第三,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油品数量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靠具体岗位上的每一名员工去完成。通过教育与培训使相关岗位员工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了解所在岗位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掌握油品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熟悉工艺流程,有能力对照工作内容实施精细化操作,调动员工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使积极参加精细化管理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第四,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数量管理制度,要涵盖油品收、发、存各环节,明确油库、加油站及各级数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对各个岗位的操作要求、各个部门的管理内容加以规范,依靠严格的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全过程落实
    对油品销售企业而言,油品从炼厂出厂直到加油站终端销售,要经过一次物流、二次物流、储存、零售等流转过程,油品精细化管理蕴含在流转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上,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流转过程中应规范计量账目、计量记录,确保计量数据的可追溯性。
    首先,要注重源头管理,严把油品入口关。油品从生产企业流转至销售企业的油库,无外乎管输、铁路、水运、公路四种运输方式,无论采用哪种运输方式,在数量交接上,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交接损耗标准或合同规定,发生超耗时,依法或依合同索赔。对外采油品(包括变性燃料乙醇、甲醇)汽运入库,实行到库称重交接,要严格控制损耗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小分度值(一般为20公斤)。
    其次,要加强二次物流运输过程数量管理。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油库布局,理想的库站辐射范围是方圆100千米。鉴于目前配送油库的布局与实行属地管理的客观现实,要树立一盘棋意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对部分加油站采取跨区配送,在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可降低运输损耗。另一方面要做好二次物流油品数量监管。二次物流运输车队多数是改制车队,也有部分社会运输单位,司机偷盗油现象屡禁不绝,用劣质油品或廉价化工产品更换承运油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除了采取GPS、电子铅封等手段对二次物流过程进行监控外,关键是要做好油品数量交接。二次物流油品要经过两次数量交接:油库与汽车油罐车的出库交接、汽车油罐车与加油站的到站交接。现在配送油品出库交接一般规定:装入油罐车内油品体积与原发体积之差不得超过原发体积量的0.2%。汽车油罐车出库计量的油高、温度数据必须真实,避免出现油库足量发油、出库计量压尺现象,不给汽车油罐车司机利用0.2%允差作弊的操作空间。汽车油罐车到站交接时,加油站必须测量油高、温度,若到站计量温度与出库计量温度有差异,必须换算到到站计量温度下进行体积比较,避免油罐车司机利用温差掩盖偷油事实的现象。
    第三,加强油品储发管理,科学调度,减少损耗。对油罐、管线及发货设施勤检查,及时维护,避免滴漏现象;合理使用油罐,减少周转次数,尽量做到满罐收发;收发油过程中,按时巡检,避免跑冒油现象;定期检定、校验流量表、加油机,做到发货准确;温度较高的油品尽量配送给周转量大的加油站,温度较低的油品尽量配送给周转量小的加油站,减少温度变化对零售损耗的影响。
    科学考核
    对油品数量管理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管理的成效进行考核,落实奖惩,是促进精细管理的必要手段。
    监督检查要坚持日查、月查、季查、年查相结合,周期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回访相结合,检查与奖惩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提高检查的针对性与效果。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强仓储收、发、存全过程规范操作的监控,加大违章行为的处罚、问责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利益。
    落实管理指标,进一步强化损溢基础管理,重点考核油品仓储保管操作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损耗数据的现场抽查、核实,切实强化损溢基础管理,努力降低油品损耗。对数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决不能简单地把损耗率大小作为管理水平高低的唯一依据。对油库,要综合考虑进货方式、储存条件、周转率的差异等因素;对加油站,要综合考虑进货温度、周转率及因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不同造成的储存温度差异等因素。在考核时,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对油库、加油站分级划档分类考核,体现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
    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实现油品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推手,用科技手段支撑数量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石油石化销售企业的在营油库、加油站数量庞大,但很多仍处于手工计量、人工计算、手动发货的原始阶段,作业量大,耗费时间多,数据误差大、易失真,还会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给日常操作、管理及监督检查带来不便。保留传统计量的精华,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将更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将计量级液位计、自动发货系统、IC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对油库和加油站收、发、存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且与ERP系统、电子账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轻点鼠标,几秒钟之内就能完成油品的计量、盘点及报表的生成,既能减轻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时效性。
    油品数量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始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紧跟企业经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目标,不断提升管理内涵,坚持长期实施精细管理,以精细促管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魏衍斌 董文辉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第9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