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83 2
2010-08-06
在价值观激烈冲撞的时候,会开始反思。

反思是一件永远做不到完美的事情。它太主观,太感性,也太局限。习惯需要反思,时间安排需要,态度需要,处事方式需要,言语需要……但是最最需要反思的是思维本身。

早上七点起床还是九点起床?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我只能用自律来思考、作答。早上七点起床,可以,健康的我还不至于缺那么一两个小时的觉就会挂掉;早上九点起床,也行,没有人会拿着鞭子对我施加酷刑。即使被老板撞到十点才到实验室的我,一句“今天起晚了”,也就解决了一切。两种选择的结果不会对当事人造成任何利益上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内心是否踏实,是否可以接受而没有一丝的扰动。心是大。

从小的价值观形成了我的思维习惯,也决定了我的快乐。遇到思维敏捷、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的人,就异常兴奋,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听到他们滔滔不绝的讲述在我知识范畴之外、认知水平之上的任何东西,浑身的血液就开始沸腾,思想的火花开始迸发。那种快感让我不能自己:迷恋,不可控制的追随。世界好像对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从那里,我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整个存在:宇宙的源头、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形成、人类的诞生、社会的出现、贸易的开端、思想的成熟……没有一件事不让人激动,没有一件事不让人心潮澎湃。认知在一点一点的成长,一点一点的明亮,它的欲望也越来越不可控制,膨胀,再膨胀!只有不停的摄取,不停的吸食,它才能满足,才能快乐。任何阻值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吞噬它的快乐。

但是,当停止去感受思维带来的快感而去体验心的快乐时,去关注除过自己的思想以外的交流时,就会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叫快乐,但是来的平静,而且无私。就好像冬日午后的太阳,十分温暖,虽然它不能想夏日的艳阳那样提供电能,但是它永远不会灼伤。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吧。幸福与思想无关,与认知水平无关,更与知识量无关。或许可以说,越是忙于思考,越是关注思想,对于幸福的感受也就越少。但是,一旦开始专注幸福的感受,也就失去了原本给予思考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满足幸福的要求,为了让幸福能够持续,与其相关的努力开始一点一点地增加,程度也开始一点一点的加剧。逐渐,思考开始萎缩,开始退化。以往思维带来的那种激情澎湃就像蓝月亮一样,稀有,冷却。幸福的“色”性,决定了它的肤浅,决定了不能用理性对其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在思维停滞的时候,它可以完全占有你,彻头彻尾。但是,思考不可能永远停滞。“我思故我在”。不去思考的个体,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对于 “自我”最原始的肯定一旦消失,躯体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了。

关键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能够让那个自私的快乐和无私的快乐完美结合的点,能够让心和认识能够达成一致的点。大多数人不会去寻找这么一个点,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点的存在,没有意识到要去寻找这个平衡,因为他们已经处在一个完美的平衡上:让心快乐,同时也让思维愉悦。矛盾的对立面很好的统一在了一起--完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6 08:47:20
小弟有点想法:我觉得幸福和思想、认知水平、知识量是有一定关系的,有一句话说的挺好,一个人造受苦难的程度与其彻悟的深度是成正比的,既然如此,那一定和思考有关,进而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观念、认识、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等。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些东西可以促使人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像你最后讲的让心快乐,也让思维愉悦,双方兼顾,进而完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6 19:05:47
偶认为,在反思面前,人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