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491 3
2010-10-04
古典主义极端(即LM垂直,IS水平)条件下,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效果奇佳,就其原因:此时,若货币当局试图通过购买公债的办法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那么公债价格必须上涨到足够高,人们才肯出售公债换回货币,由于此时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他们将用这些出售债券换得的货币去重新购买其他的生息资产,这些生息资产可以是新的资本投资(新证券),也可以是现有的生息证券,新的资本投资将提高生产与收入水平,从而提高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人们手中只要还有超过交易所需的闲置货币总会竞相购买生息资产,于是公债价格将继续上升,利率继续下跌,直到新投资(购买生息资产)使收入水平提高到正好把增加的货币额全部吸收到交易需求中来为止
以上是书上的原话,我的问题:
1,新的资本投资将提高生产与收入水平,从而提高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证券投资不同于生产性投资,虚拟资本投资与生产增长、收入提高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2,更为关键的,根据古典两分法,货币数量增加影响的是价格一类的名义变量,对就业产出没有作用,那么请问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却能增加生产,提高收入水平,是怎么回事?它的传导机制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4 11:23:30
宏观经济学我越学越困惑
1# 蜗牛12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07:54
第一,原文清楚的说明了是新发行的股票。公司发行新股票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新投资!
第二,基础货币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早就有结论的命题了。因为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取决于收入,而投资取决于利率,基础货币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如果经济处于不充分就业,货币供应就绝不仅仅是影响名义价格而已。现代的研究发现,即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货币供应的增加也会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7 00:17:13
第二个问题:古典两分法有一个“自然率假设”,此时总供给曲线垂直!而此时的IS——LM只涉及总需求分析。就是说认为总需求决定总收入,也就假设了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IS-LM和古典二分法,假设就是矛盾的,结论相悖也就很正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