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将表现形式称作是现象。
在这里,同样的借图表,揭示一下劳动的二重性在其不同历史阶段(主要是在四大概念中流动的各个阶段)其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说我们观察到一个劳动行为,那是劳动的一个总的现象。但是在这个总的现象里,也还有林林总总的各种表现形式,或者是表现抽象劳动的,或者是表现具体劳动的,在这里我们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类。
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反映,难以理解那些关于劳动的抽象概念,什么是生理耗费?什么是抽象劳动?什么是物化劳动?什么又是价值。事实上,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作为一种事物,总会有一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来,供我们触摸和感知。虽然这个现象,不全然是对应这个概念的。但如果仅仅是要简单地理解这些,作一个由浅入深的代替和解读,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劳动在它作为单纯的生命活动阶段,其二重性表现为生理耗费和形式耗费。也就是说将生命活动的内容,分成生理耗费和形式耗费两个方面,其中,生理耗费的内容表现为正常的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时间上的持续——生存时间,当我们说生理耗费可以用一个能耗公式来解决时,实际上就是单位消耗乘以时间这么一个公式,但这里,我们撇除了单位消耗,单单以时间形式来描述抽象劳动,撇除的理由,以前已经解释过了。
同样,在形式耗费,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是人的输出反馈活动,另一个是人的接收感知活动。在人的具体活动形式中,都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输出反馈就是各种肢体动作和语言,接收感知则是各种感官活动。我们知道感官活动不是具体劳动的一部分,但在具体劳动中,它依然是存在并发挥一定的作用的。但我们在论述时,依然可以像排除单位消耗一样,排除接收感知活动。
二、当从生命活动发展到劳动阶段,生命活动的二重性转化为劳动的二重性,因此生存时间也转化为抽象劳动表现形式——劳动时间,但是这个劳动时间还不是一个确定的劳动时间,而只是一个预计。在劳动过程未结束时,任何对劳动时长的判断,都只是一种猜测。一般来说,劳动过程总是会保持在正常的体力和精力消耗水平,这样,单位消耗就和正常的生命活动无异,但事实是,因为生产力发展的差异,在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但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总是能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消除,而不必事先使劳动时间复杂化。
具体劳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生命活动的输出反馈活动的高级化——劳动实践,或者说技能输出。生命活动的输出反馈活动是不强调秩序和目的的,但在具体劳动,它就有了组织性,它必须按照技能的要求去输出,反馈到劳动载体上去。生命活动的接收感知活动在这一阶段虽然发挥作用,但并不作为具体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反映为一个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学习改进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劳动技能的纯熟和提高。但在学习产生的新劳动技能得到应用前,它本身对劳动过程的意义并不大。
三、当劳动实施完成,劳动产品出现,劳动二重性因为劳动对物的赋能,而产生在劳动产品身上。此时因为劳动的对象化,活劳动变成了死劳动,正在进行的劳动行为,变成了历史固化的劳动事实。这个事实的历史劳动依然具有它的二重性,它的二重性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如果说我们不能理解什么叫做历史劳动,不能理解什么叫做物化劳动,更不能理解什么叫做个别的使用价值。我们可以从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去从侧面去了解它,就是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
当活劳动变成死劳动,抽象劳动就变成了固定在劳动产品中的物化劳动,这个物化劳动表现为一个凝固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直到这个劳动产品诞生,我们才能确定,我们实际上到底用了多少时间生产了这个东西,我们把这个物化劳动的表现形式,称为——实际劳动时间,也可以说是个别劳动时间。活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预计的劳动时间,与此处的实际的劳动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年初编制的财务预算表和年末总结是制作的财务决算表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尚未发生的计划,而一个已经是不容更改的结果了。
具体劳动是怎么体现在劳动产品里的呢?我们说活劳动一经使用即告消逝,其实可以解释为具体劳动的消逝。因为在劳动产品身上,我们事实上看不到任何具体劳动的影子,能看到的,只是它的造物——新的使用价值。这个新的使用价值用这样的一种可供我们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可用的产品物质结构。这个物质结构,使它能发挥某种功能。虽然这个结构是具体劳动的创造,但这个造物主已经消失,剩下的是它的成果。它不像抽象劳动,用它本身,即劳动时间来形成物化劳动。具体劳动消耗它本身,使它的对象生出一个新的形式。如果我们对使用价值懵懂难解,那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产品的功能,理解为产品所具有的新的物质形态。
四、如果说劳动产品最后表现为商品,是让价值表现为一个叫商品价格的东西,让使用价值表现为一个叫做商品名称的东西,想必这是比较能让世人理解的。但是,在价值表现为价格之前,它尚有一个从时间转化而来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使用价值照它的发展历程来讲,使它适用于个别人使用的产品结构也未必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大众。故而我们看到,在我们的图表中,劳动产品向商品进行的历史阶段切换中,它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形式,事实上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变化,这就说明,商品本身,也有自己的历史阶段,而不像劳动产品在这里所表现的那样单纯。这个历史阶段在我们的图表中没有揭示,但我们仍可以提一提它,就是初级商品阶段到高级商品阶段(资本主义商品阶段)的变化。马克思在价值的变化探讨中说明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价值转型问题。即商品的价值如何从一个开始是个别价值,最后变成了一个市场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