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次分配的三种不同收益分配方式
按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以资为本的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扣除”之后,初次分配中,(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所揭示的)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在因袭着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资本剥削劳动的)等量资本获取等量收益(剩余价值、利润)的收益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以劳为本、非市场经济,即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消亡基础之上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扣除”之后,初次分配中,劳动(要素)独占收益——(并非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就可以且能够实行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收益[已经消灭了剥削、资本(要素)不再参与收益分配]的收益分配方式。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以资为本的市场经济向以劳为本的非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扣除”之后,初次分配中,劳资共享收益,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消灭剥削——逐步提高劳动(要素)所得占比直至全部归劳动(要素)所得,逐步削减资本(要素)所得直至最终消除资本(要素)所得的收益分配方式。
剥削,分配不公且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历史现象。消灭剥削,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只能逐步消灭的历史过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搞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创建与自身所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能逐步消灭剥削的初次分配收益分配方式。
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离以劳为本的非市场经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还不能在初次分配中实行按劳分配(因而也无所谓为不为主)的历史阶段。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以资为本的市场经济向以劳为本的非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扣除”之后,初次分配中,劳资共享收益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劳动(要素)所得占比直至全部归劳动(要素)享有,逐步削减资本(要素)所得直至最终消除资本(要素)所得的收益分配方式。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新的收益分配论,从理论上填补了初次分配中的收益分配方式由按资分配向按劳分配过渡的空白,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取得的成果。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新的、逐步消灭剥削的收益分配方式,亟待应用于初次分配实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阶段的初次分配相适应的收益分配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两极分化,根源固然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但关键源自初次分配中的剥削——按资分配【资本独占收益(剩余价值)的收益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至今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样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叫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
一方面,既苦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想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就叫按劳分配却不能的历史阶段;另一方面,又苦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仍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存在两极分化的并风险,根源固然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但关键同样源自初次分配中因袭着的剥削——按资分配【资本独占收益(剩余价值)的收益分配方式】。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22-9-18 10:28
因而,走不搞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之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变革初次分配中 ...
推动、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转一个2014年发的旧帖:
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这个问题要解决!
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
——不断做大的“蛋糕”,再也不能继续这样分下去了!
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200912月3日18 版). 下图:“天平”的左边是广大朱孔孟们,右边是少数“老板”们,拽着小片蛋糕的是广大朱孔孟们,高扬“V”字手势的则是那些个“老板”们.

邓小平同志早有告诫: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
一目了然:朱孔孟们与老板们之间的“鸿沟”, 究竟是“劳动差别就这么大”?还是只能富资穷劳的初次分配制度对劳动——对朱孔孟们不公?
思考:如果蛋糕照这么个分法继续下去,”自然出现“的能不是两极分化?不下决心解决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的问题——不变革亲资本、远劳动,只能富资穷劳的、对广大朱孔孟们不公的初次分配制度,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通过初次分配制度的变革使劳动成为“富民”劳动,能圆广大劳动者们凭劳动靠勤劳致富的中国梦?
分配的问题大得很! 这个问题要解决——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
这些年来,蛋糕不断做大了是事实,但并没有真下决心分好也无法否认的是事实。 无论“收入基尼系数”还是还是《报告》的“财富基尼系数”,不管0.73的基尼系数是否精准、可靠,无论是否承认已经两极分化,都不得不承认、重视并下决心化解业已存在的两极分化的风险,必须看到并承认到了必须下决心解决好分好蛋糕这个“大得很”的问题的时候了。
【“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
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
说明:转帖内容选自《【转】有《报告》称:中国2012基尼系数达到0.73,该怎么看?》3楼回复,原帖网址:https://bbs.rednet.cn/thread-43320159-1-1.html#0-ibaidu-1-77514-fdad1b3678b06812f9a48074fb185215
发表于 2010-4-7 18:06:05 被历史颠倒了关系必然被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不是劳动差别大,而是收益分配不公!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 18 版)发表了崔鹏的《 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有人解释说:不是劳动差别大,而是赚钱的方式不同。企业主当然也要付出劳动,但他们赚钱主要依赖所投入的资金、厂房和设备,属于资本所得…… “不是劳动差别大”,这前半句是实话实说了,后半句本来也可以实话实说:而是收益分配不公(造成的),但却实话“虚”说了,绕到从“赚钱的方式”来谈“资本所得”。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 “赚钱的方式不同”,说白了其实就是“老板们”是靠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方式赚钱,是凭因袭了“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收益分配制度才获得的“资本所得”。 “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收益的“资本要素独占制”——收益分配的剥削制——深层原因。不变革这样的收益分配制度,消除两极分化就只能是“空话”。 社会主义条件下,不能简单地“取消”剥削,消灭剥削应该是“逐步”的,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个“自觉”地“限制”资本要素收益率,“减轻”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的历史过程,一个“资本要素的收益分配权”逐步走向消亡的历史过程。 收入分配“新政”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这个“自觉”性! 15大关于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思想,早已从理论上回答了人们的担心和小平提到的“那些”人,也提前回答了今天的“朱孔孟们”的质疑。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分配制度改革大幕即将拉开,分配的“新政”是否应该体现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一重大理论成果?能否让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登上历史的舞台? 历史在期盼!广大的劳动者——亿万“朱孔孟们”在期盼!共同的期盼——盼铁成钢! 资本要素独占收益——被颠倒了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人与物的关系! 收益的“资本要素独占制”,体现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资本奴役劳动、资本奴役人的关系。 资本不仅奴役着普通劳动,而且同时也奴役着“高级”劳动,不仅奴役着“卑贱者”——被雇佣者,同时也奴役着所有“高尚者”——“一切有教养”等级。 这是一种被颠倒了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人与物的关系! 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制度,是旧的生产关系的的必然产物,是旧的生产关系在收益分配上的体现! 被历史颠倒了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人与物的关系必然被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社会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必然有自己的产物,新的生产关系也必须在收益分配上得以体现! |
建国后,党历来重视初次分配中的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
也谈初次分配的三种不同收益分配方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践行逐步消灭剥削,开创初次分配新的收益分配方式,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旧帖转发:读人民日报( 2018年08月30日 07 版)“大家手笔”文章:
《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中关于
“关键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有感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应该且可以有所作为,
但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
阅读(16) 回复(0) 2018-09-02 14:51:24赞快速回复
发表于 2012-1-8 22:23:42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27660-3-1.html 二十年前,有人还在误把“计划”与“市场”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一位老人的声音振聋发瞶: 最终达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把“蛋糕”做大;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摘自1886年“五一”大罢工期间在工人中流行的《八小时之歌》.
觉醒中的劳动者们发现了资本发财致富的秘密:自己独占全部收益(利润),留给劳动的是相当于劳动力成本的工薪——仅能糊口的工饷。
初次分配中收益分配毫不相干,雇佣劳动成了白白的辛劳,已经觉醒的劳动者们终于发出了呐喊: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让“我们”的劳动不再是白白的辛劳——得到不再是“仅能糊口的工饷”?
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总方针,到让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的收益分配论,……历经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勾画出了简明的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向着共同富裕发展——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的“路线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要素)所得占比,相应地,逐步减轻初次分配中资本(要素)所得份额——初次分配中,实行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益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是专门反对剥削雇佣劳动的”对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启示:
“社会主义是专门反对剥削雇佣劳动的。”——见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
社会主义是专门反对剥削雇佣劳动的。
恩格斯当时何出此言?一方面,是他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悲惨命运而发出的一种出自内心的呼唤,另一方面,同时也是他对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党内机会主义思想倾向而发出的严厉批评与严重警告。
当时,在以福尔马尔为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头子的主导下,放弃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与消灭私有制的正确主张,走上了经济和政治改良的道路。1894年在党的法兰克福大会上又提出了一个旨在反映富农利益的土地纲领。其中,提出要对那些“剥削短工”的富农要给予保护,并且还将这一错误主张作为“社会主义的迫切的职责”塞入党的纲领。对此,恩格斯十分气愤,特别写了《法德农民问题》一书,以阐述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反对雇佣劳动,以及如何反对雇佣劳动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给予了严厉批评与严重警告。
恩格斯的这一经典名言,虽然是针对当时的机会主义者说的,但是,即使是今天读来也颇感新鲜,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是专门反对剥削雇佣劳动的。”对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启示:
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反对剥削雇佣劳动,如果不能逐步消灭剥削——如果不能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从初次分配做起,不对剥削雇佣劳动作出相应的约束、限制(以逐步降低、减轻)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如果长期全盘因袭旧的初次分配中剥削雇佣劳动(资本独占收益,留给劳动的是相当于劳动力成本的工薪——仅能糊口的工饷)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任由剥削雇佣劳动继续存在乃至发展,结果必然泛滥成灾(重返资本主义——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