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208 1
2011-06-17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十一
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五

统计分析[2011504]      时间:2011-06-10


    “十一五”时期,我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不断加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经过五年的投资建设,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投资环境、生存环境、民生状况大为改善,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4498.5亿元,年均增长15.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30.1%。分年度看,2006年,我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3335.6亿元,比上年下降1.6%。2007年投资3409.2亿元,增长2.2%。2008年和2009年,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资金投向的引领,我省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速加快,2008年投资4703.5亿元,增长38%,2009年投资6075.3亿元,增长29.2%。2010年投资6975亿元,增长14.8%。2006~2010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0%、27.2%、30.5%、31.9%和30%,稳定在30%左右。


一、基础产业投资稳步增长

    “十一五”时期,国家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方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基础产业投入方面,重点加大了农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投入,采矿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耗能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投入受到严格限制。

    “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产业累计投资10123亿元,年均增长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4%。2006年投资有所下降,为1516亿元,下降10.9%。2007年投资1602.8亿元,增长5.7%。2008年和2009年呈现较快增长,分别为1937.2亿元和2393.9亿元,增长20.9%和23.6%。2010年投资2673.1亿元,增长13%。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为农业连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农林牧渔业是我省重点加强的基础产业。“十一五”时期,全省农林牧渔业累计投资1975.7亿元,年均增长15.5%,比基础产业投资增速快6个百分点;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19.5%,比“十五”期末提高3.5个百分点。


经过五年的投资建设,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愈加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335.7万吨,油料342.2万吨,棉花产量72.4万吨,水果产量2793.9万吨,肉类产量703.6万吨,水产品产量783.4万吨。

    2.能源、原材料工业投资得到加强,产能得到明显提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我省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也是“十一五”时期投入最大、增长最快的基础产业。“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3836亿元,年均增长14.3%,比基础产业投资增速快4.8个百分点;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最高,为37.9%,比“十五”期末提高0.4个百分点。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984.8亿元,年均增长7.4%,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9.7%。


采矿业投资低速增长。“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2289.6亿元,年均增长3.2%,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2.6%,比“十五”期末降低4.4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减少。“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539.1亿元,年均下降1%,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5.3%,比“十五”期末降低5.1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略有增长。“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497.7亿元,年均增长7.8%,占基础产业投资的比重为4.9%,比“十五”期末降低1.7个百分点。


经过五年的投资建设,我省能源、原材料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15653.6万吨,原油产量2786万吨,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1623.8万吨和91.5万吨。生铁产量5515.7万吨,水泥产量14749.2万吨,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2304.6万吨和762.4万吨。粗钢产量5256.1万吨,钢材产量6672.2万吨,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2072.3万吨和3663.7万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7 19:52:37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我省启动实施了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电力、电网、航运、水利、文化、教育、卫生在内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经过五年的投资建设,投资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为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增添了发展后劲。

    “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4375.5亿元,年均增长2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7%。分年度看,2006年投资1819.6亿元,增长7.7%。2007年投资1806.3亿元,下降0.7%。2008年投资2766.3亿元,增长53.1%。2009年投资3681.4亿元,增长33.1%。2010年投资4301.9亿元,增长15.8%。

    1.增加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水、电、气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十五”时期电力投入较大的基础上,“十一五”继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时期,我省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投资2504.3亿元,年均增长6.4%,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17.4%,比“十五”期末低11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发电量3042.7亿千瓦小时,比“十五”期末增加1041.1亿千瓦小时。

    2.强化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是我省“十一五”时期投入最大的基础设施行业。累计投资4392.5亿元,年均增长25.8%,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快5.2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30.6%,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

    3.加大了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投资,公共交通服务和邮电通信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累计投资4125.8亿元,年均增长25.7%,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快5.1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28.7%,比“十五”期末提高3.2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2985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149726.6公里和1122.5公里。

    4.加强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资,民生状况得到改善。“十一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投资保持了一定规模。累计投资1198.7亿元,年均增长3.3%,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8.3%。

    “十一五”时期我省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投入明显加大。累计投资515.3亿元,年均增长24.5%,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快3.9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3.6%,比“十五”期末提高0.5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成为“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设施投资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积蓄了后备力量。累计投资1373.7亿元,年均增长51.4%,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快30.8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9.6%,比“十五”期末提高5.7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普通中学3645所,小学12405所,成人高等学校18所。医院及卫生院3113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08万人。

    综上所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七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文博会等重大活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大增强,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添发展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