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992 0
2011-06-17

消费市场欣欣向荣——“十一五”时期山东经
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六





    “十一五”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了山东发展大局的基本稳定,也为消费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向好奠定了有利的环境基础。特别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实施,强有力地助推了我省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十一五”时期我省消费品市场欣欣向荣的主基调。



一、消费总量壮大,企业规模提升


    “十一五”以来,我省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截至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57.9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总量超过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8.9%。分年度看,2006~2008年呈持续增长势头,增速分别为17.0%、19.3%、23.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消费对经济回落的体现具有滞后性),增速有所回落,为16.0%;2010年,在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有效延续、消费信心稳步提升以及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增速回升至18.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在消费总量壮大的同时,企业规模迅速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升经营水平。截至2010年末,我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达19177家,较2005年增加13840家,增长2.6倍;实现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份额达到46.5%,占比较2005年提高22.6个百分点。



二、城镇市场活力不减,农村市场发展加快



从城镇市场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消费结构的稳步升级,为城镇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活力,加之全运会等大型活动的有力推进,城镇消费品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729.1亿元,年均增长19.9%。从农村市场看,通过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促使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加快了我省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特别是“十一五”后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有效实施,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从而有效刺激了我省农村消费市场。五年农村市场累计实现零售额12328.8亿元,年均增长15.9%。



三、批发和零售业主导作用突出,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



从批发和零售业看,近几年,随着流通产业化程度的大大提高,我省流通业的规模、结构、档次均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的快速推广下,批发和零售业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成交活跃,截至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623.6亿元,年均增长18.8%。



从住宿和餐饮业看,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商务会展活动增多、假日经济引领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省住宿和餐饮业逐步从数量型、规模化发展阶段向品牌化建设阶段迈进。“十一五”以来,我省住宿和餐饮业行业规模日益扩大,经营领域不断延伸,成为我省消费品市场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截至2010年,累计实现零售额6288.3亿元,年均增幅达20.9%,超过零售总额年均增幅2.0个百分点。



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持续强势


    “十一五”时期,伴随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及现代消费理念的形成,消费结构升级已成为推动我省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在城市表现为对生活质量及精神层面消费的追求,以汽车、住房消费、通信产品为主导;在农村表现为物质消费及生活水平的档次提升,以家用电器的升级换代为标志。与此相关的汽车、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金银珠宝、通信器材类商品,成为“十一五”消费市场夺目亮点,引领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从汽车销售看,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自身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我省汽车市场逐步走向繁荣,尤其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凭借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双重因素推动,汽车市场已成为我省消费品市场中的领跑主力,其发展态势对全省消费品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0年,我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4027.0亿元,年均增长37.6%。



从住房类商品销售看,“十一五”时期,我省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加,由此带动住房类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我省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累计分别实现零售额366.2亿元和550.7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83.1%和68.1%。



从家电类商品销售看,受消费升级特别是“十一五”后期“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推动,截至2010年,我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1421.0亿元,年均增长21.6%。从金银珠宝类商品看,“十一五”时期,国际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2010年以来,金价连创新高,带动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累计实现零售额315.3亿元,年均增长40.0%。从通信器材类商品看,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五年累计实现零售额307.0亿元,年均增长18.4%。



五、连锁经营快速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在大中城市纷纷设立,自动售货、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相继登场,零售业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连锁经营作为现代商业经营成功的最佳模式,“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广区域、多业态成为我省连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连锁企业在我省的产业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省连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达134家,比2005年增加43家,增长47.3%;134个连锁总店共拥有连锁门店9891家,营业面积达1270.9万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49.8%和83.4%。批发零售业中,专业店拥有门店数最多,达4569家,实现销售额851.8亿元,门店数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7.5%和49.0%。住宿餐饮业中,快餐店拥有门店数最多,达242家,门店数和营业额占比分别高达86.1%和74.8%。目前,山东连锁企业已覆盖全国19个省和直辖市,实现销售总额1760.9亿元,较2005年增长78.4%。



六、亿元市场规模壮大,质量提升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日趋改善,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又有较大突破。2009年末,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536个,年成交额5451.7亿元,市场摊位数达361647个,比2005年分别增长41.8%、93.3%和62.6%。其中,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137个,30亿~100亿元的市场38个,100亿元以上的市场5个。1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占全部亿元市场成交额的比重达77.6%。在规模壮大的同时,市场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全省536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81个,占15.1%;专业市场455个,占84.9%;专业市场占比较2005年提高9.8个百分点。



综观“十一五”,消费市场稳定而繁荣。展望“十二五”,虽然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但得益于“十一五”时期我省消费市场奠定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国家近两年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信心,得益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着重扩大内需的长期利好,我省消费市场一定会长足发展,更上层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