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139 2
2011-06-17

劳动就业稳步调整扩大——“十一五”时期山
东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二十四

统计分析[2011523]      时间:2011-06-16

来源:综合处

    “十一五”时期,山东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工作,始终把稳定就业放在ZF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促进就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稳步调整,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一、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全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影响的蔓延,进一步放大了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使全省就业中的总量矛盾、结构矛盾非常突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局面,全省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突出解决三大重点群体的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2009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总量达到了6081.4万人,比2005年增加453.5万人,增长7.8%;年均增加113.4万人,年均增长1.9%。与“十五”时期相比,年均多增加33.6万人,年均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年净增就业人数依然达到了106.2万人和106.6万人。据测算,2006~2009年全省GDP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净增就业人数在8.5万人以上,比“十五”时期多增2.4万人。就业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0.1084提高到目前的0.14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7 20:16:28
二、就业结构稳步调整

    “十一五”时期,在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就业结构也稳步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2005年的40.2∶30.5∶29.3调整为2009年的36.5∶32.0∶31.5。

    1.就业人员城乡结构进一步调整,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2009年末,全省城镇就业人员为2803.4万人,比2005年增加526.6万人,增长23.1%,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了44.5%,提高4.5个百分点。2006~2009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131.7万人,年均增长5.3%,所占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与“十五”时期相比,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多增加41.4万人,年均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全省乡村就业人员延续了“十五”时期发展态势,人数不断减少,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减少速度加快。2009年末,全省乡村就业人员3490.8万人,比2005年减少73.1万人,减少2.1%,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降低到55.5%。2006~2009年全省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减少18.3万人,年均减少0.5%,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降低1.4个百分点;与“十五”时期相比,全省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减少幅度扩大为7.7万人,减速扩大0.2个百分点。

    2.服务业就业人员迅速增加,所占比重快速提升。伴随着我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迅速增加。2009年末,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为1982.7万人,比2005年增加273.7万人,增长16%,所占比重达到了31.5%,上升2.2个百分点。2006~2009年,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加68.4万人,年均增长3.8%,所占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我省是传统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规模大,比重高。2009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2014.1万人,比2005年增加232.7万人,增长13.1%,所占比重为32%,上升1.5个百分点。2006~2009年,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加58.2万人,年均增长3.1%,所占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继续呈减少之势。2009年末,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2297.4万人,比2005年减少52.9万人,减少2.3%,所占比重为36.5%,下降3.7个百分点。2006~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减少13.2万人,年均减少0.6%,所占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

    3.非公有经济单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09年末,全省个体工商户数达到215.7万户,比2005年增加47万户,增长27.9%;就业人员为466.7万人,比2005年增加101.8万人,增长27.9%,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6.2%提高到7.4%,提高了1.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47.1万户,同比增加15.6万户,增长49.5%;就业人员为573万人,增加128.9万人,增长29%,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7.6%提高到9.1%,提高了1.5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2831家,就业人员28万人,比重为0.4%;外商投资企业5659家,就业人员109.5万人,比重为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7 20:16:32
三、新增就业保持良好增势

    1.连续7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百万人。从2004年起,山东已连续7年城镇新增就业突破100万人。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5.3万人,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100万人目标,连续7年实现“过百万”。  

    2.连续8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突破百万人。“十一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民工的有关政策,不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转移规模扩大,转移速度加快。2009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人数达到了890万人,2006~2009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7.1万人,年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8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31万人,增长26.6%。2010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4万人,连续8年实现“过百万”。

    3.城镇新增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可望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2009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45.1万人,比2005年增加2.2万人,年均增加0.6万人,年均增长1.3%,低于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2006~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3%、3.21%、3.51%、3.4%和3.36%,实现了“十一五”时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并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峰值比“十五”时期低0.19个百分点。

    展望“十二五”,全省就业形势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机遇大于挑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应更加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到投入更多,覆盖面更广,加大依法促进就业的力度,加大政策措施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努力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努力推进就业结构的优化,让更多的人实现劳动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