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79 15
2023-09-12
劳动价值论是什么呢?列位看官一定熟知定义,但是笔者给出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经济体三段论:经济体的前段属于投入,投入的是劳动。经济体的末端属于产出,产出的是生产资料,扣除折旧部分,实际保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经济体的中间主体属于生产,耗费的成本是生活资料。价值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经济体的主体部分,它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是劳动力价值。第二部分是经济体的末端部分,代表生产资料价值的剩余价值。由于生产资料有磨损,所以要扣除折旧。

有人说,我在经济体的前段,也投入土地了,也投入矿产了,要怎么算呢?如果你在这个经济体的前段把土地的价值和矿产的价值加进去,那么就应该再在这个经济体的末端-剩余价值部分,把这个价值也加进去。如果你在经济体前段,加入的是土地的租金,那么你在经济体的末端,必然也要加入土地的租金。我们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要把地租和利息等也算到剩余价值里了,就是这么来的。

在马克思看来,你不干活还能挣钱的所有收入,都算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剥削。只有让剩余价值掌握在人民手里,才算是消灭了剥削。我的这段描述,可能是你能接触劳动价值论以来,最形象的对价值构成的描述。所以你看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构有问题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马克思给出这个上世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最完整、最科学的定义。问题不是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构上,而是出在计算的细节上。

轻重工业剥离后,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剥离了,剩余价值按照另外的一个逻辑进行分配,所以你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去计算价格。马克思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马克思用了大量的篇幅解释他的价值转形理论。简单的说,就是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按照资本的权重进行分配。在马克思时代,属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价值转形理论,已经可以足够精确的描述价格和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

马克思不仅仅是成功的发现了剩余价值,还成功的发现了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自己商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以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大小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其实就是资本家获得的高于平均利润率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不同,相对剩余价值也要受平均利润率规律制约。

三种剩余价值都是广义上的剩余价值,都有着同样的外在形式-利润,但是具体的内涵截然不同。如果你未能准确的计算劳动价值,或者说你计算的劳动价值和商品的价格不符,那是因为你没有正确的使用劳动价值的计算公式。正确的价值计算公式:劳动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论是一部未完成的思想巨作,马克思虽然敏锐的发现了三种剩余价值,但是马克思对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理仍不十分清晰,这主要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很多人自不量力,以为马克思的数学能力不行,其实马克思在创作之余的解压方式,就是做那些代数和微积分的数学难题,数学是一级棒的,更不用说马克思的哲学思维的高度了。

上世纪20年代,鲍利凯维茨试图建立价值转形的数学模型,结果发现无法同时满足两大总量相等,其后100年,不断有大学教授挑战这个难题,结果始终无解。这说明我们至今对劳动价值论的内在机理的认识仍不清晰,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马克思的成就仍然是我们跨不过的一座学术高峰。

笔者对劳动价值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剩余价值起源于轻重工业分工的观点;二是轻重工业之间不能发生价值转形的证明;三是超额剩余价值,就是指轻工业能够获得的高于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的能力;四是根据不同产业的劳动力析出,分别计算不同产业的相对剩余价值,进而推算整个社会的总劳动价值的模式。相关内容,请参见拙作:价值论争鸣:横亘在劳动价值论面前的三座大山(三部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9-12 19:24:21
经济学就是政治学,最终总会牵扯到政治立场,但是不管你持什么政治立场,经济学的尾巴都是剩余价值,它的身子就是你建立的各种模型,各种学派,各种解读,而它的脑袋就是你的立场。剩余价值只是一个称谓,你管它叫任何东西都无所谓,如果你高兴,你可以管它叫金蛋,经济学就是母鸡下金蛋的过程,这个金蛋就是生产资料,严格点说,是扣除那些破损(折旧)之后,我们还能留在手里的金蛋(生产资料)。任何东西都是分成两大类的,一类是生活资料,一类是生产资料,你不剩下生产资料,就必然剩下生活资料,但是你剩下生活资料,是东西卖不出去,那个是经济危机,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正常的情况,就是剩下生产资料。剩下生产资料就没有经济危机吗?也有,你这个社会,没有多余劳动力了,你生产出来再多的生产资料,也没有人用!也就是剩余价值也面临一个终点,在没有任何劳动力析出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终归要死亡,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都会死亡,简单说就是社会进化被终止了。早期,剩余价值往往就是目的的本身,只要有剩余价值,就一定有增长,后来,剩余价值就不是目的的本身,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相对剩余价值才是目的的本身,人类必须不断通过剩余价值,最终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两者的中间,就是技术。好吧,不管这个尾巴,是相对剩余价值还是剩余价值,都不过一个结果。这么多人争来争取,如果只对肉眼可以见的东西的争议,那就是瞪眼说瞎话,有什么意义呢?争议的焦点还是在于大家的立场,也就是经济学的脑袋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个经济学的脑袋是劳动,有人认为这个经济学的脑袋是资本家,他们会说:我们的工厂都自动化了,基本用不到工人,只要我们把资本家的脑子扔进去,经济学的屁股就会不断的下金蛋。更多的人认为,这个经济学的脑袋,是我们扔进去的劳动力,再加上资本家的脑子,然后才出来的金蛋,工人阶级我们已经支付了工资,那么金蛋就应该是属于资本家的。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逻辑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而世界观的问题,基本上是从小形成的,是一个人从不动摇的主观世界。如果在你的主观世界里,资本家就是人类的救世主,是人类进化的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9-12 23:54:55
经济体三段论:经济体的前段属于投入,投入的是劳动。经济体的末端属于产出,产出的是生产资料,扣除折旧部分,实际保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经济体的中间主体属于生产,耗费的成本是生活资料。价值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经济体的主体部分,它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是劳动力价值。第二部分是经济体的末端部分,代表生产资料价值的剩余价值。由于生产资料有磨损,所以要扣除折旧。
----------
这得是多蠢,才能把生产的真正产品都搞错!

人类生产很简单,输入的是劳动,土地,产出的是消费品或者叫生活资料。
而生产资料,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又在后续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中间品而已。

所以,如果要分三段,那么:
输入端:土地劳动。
中间段:生产资料。
输出端:生活资料。

而叶疯蠢的可笑模型呢?末端居然是一些生产资料!还尼玛保留下来!——哪有把生产资料保留下来,不用它继续生产消费品的?——既然生产资料的使命就是被用于后续生产,那么它又怎么可能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

还是用打鱼来举例。
生产的目的就是生产出鱼,然后大家吃鱼。
至于说织网,只是生产鱼的手段或中间过程,而不是生产的目的所在!也不是生产的结果!
人类生产的目的居然不是吃鱼,而是不断地保留积攒渔网?疯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9-13 10:08:52
clm0600 发表于 2023-9-12 23:54
经济体三段论:经济体的前段属于投入,投入的是劳动。经济体的末端属于产出,产出的是生产资料,扣除折旧部 ...
这个论坛很讨厌的地方,就是在自己的帖子中,不能删楼,要不然我早就把你删除了,你这种人类的残次品,有什么资格向我提问呢?回答你,无聊!不回答你,你这个残次品还总叫嚣。这个世界的生产,是由无数个生产单位共同构成的,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A、B、C、D、E、F、G、H,对于我们能看到的某个具体的生产单位来说,劳动者在他的生产过程中,会创造出高于他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这个价值不一定是生产资料,而是劳动者自己生产的产品,你生产的是A,你的剩余价值也必然是A,你生产的是B,你的剩余价值也必定是B,但是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个社会最终的剩余价值,它一定是生产资料,也就是A、B、C、D、E、F、G、H中,那个属于生产资料的部分,才是整个社会的真正剩余。这个剩余是生产手段,我们在正式使用这个生产手段之前,早就把准备使用这个生产手段的人培训好了,只要生产资料一到位,马上咱们就可以开工生产。这个用于培训的人是哪里来的呢?有很多渠道,一个是农业过剩的劳动力,一个是产业更新后原有产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一个是效率提高后原有产业下岗的劳动力,一个是人口增长后增长出来的劳动力。有没有一天,我们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来了,却发现没有用于培训的劳动力了?没有,那一天人类就不进化了,也失去意义了。表面看,具体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只是A、B、C、D、E、F、G、H,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A、B、C、D、E、F、G、H,都卖出去,最终我们一定发现,每个具体的劳动者最终剩下的东西,不是你的生活资料,一定是那些这个社会生产出来的,扣除折旧的生产资料,由于存在价值转型,每个人到手的生产资料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原则上讲,社会是分工的,你到手的生产资料应该和别人一样多,之所以你到手的生产资料和别人不一样,是因为这个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已经分工了,生产资料属于社会统筹分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9-13 10:28:35
如果你在这个经济体的前段把土地的价值和矿产的价值加进去,那么就应该再在这个经济体的末端-剩余价值部分,把这个价值也加进去。。。为什么马克思要把地租和利息等也算到剩余价值里了,就是这么来的。
----------
文盲啊,矿产也是土地!算了,这个不跟你计较。

土地的价值如果是经济体前段就加进去了,那么显然,它不是劳动创造的。
所以呢,剩余价值中的地租和利息不是劳动创造的。——马克思要被你气活过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9-13 10:31:12
所以你看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构有问题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
利息和地租价值都不是劳动创造的。
这尼玛是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