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399 1
2012-04-28

今天得到学生期中教学检查的反馈意见:

“商务1102,《概率论》,龚小庆,很有个人魅力,但课堂上有50%的题外话,导致课堂内容讲得快,学生感觉听得吃力。同时在课程内有涉及高数部分内容时希望老师能帮助巩固一下”。

如此正式地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我,显然是希望我能够改进。其实呢,即使没有这些反馈,我后半学期的讲课方式与前半学期都会有所不同的,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我会经常拿期末考试说事。目的是想逼那些还在课堂上睡觉的孩子别到了期末才想起考试,原因正是我反复强调的——

概率统计是很难自学成才的。

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类,一类是在课堂上就想解决所有问题的,还有一类是老师讲正课时睡觉的。对于前者来说,觉得讲纯数学的时间不够,而对于后者来说,记忆中根本就没有数学。但不论哪一类他们都会在记忆中把题外话部分放大。

其实呢,我认为那不是题外话,我只是想告诉“大”学生任何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这应该是教书育人中“育人”的部分。

很多时候我都想让我的学生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而以大学生的方式来学习,但是这一点很难做到。要我按照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讲课虽然会让学生感到很习惯,但我会感到很内疚。孩子们好不容易上大学了,结果受到的仍然是中学式的教育,这让我有一种犯罪感。

概率统计难在它独特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在微积分的计算上面。如何把一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说清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我在讲题目时会把精力放在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上,而涉及到加减乘除和积分运算的过程则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的。

到了工作以后你才会明白,真正让你受益终生的是数学独特的思想方法,例如在微积分中,重要的是导数中蕴含的关于变化率的思想而不是如何求导数。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概率论的教学谈开去,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教师贵在揭示”。

揭示而不是解释,应该是敬业的“大学”教师应该做的。

我对学生都会这样说,跟我学习概率统计,我希望你们达到以下几点:

(1)              通过我独特的讲课方式,能够明白读书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              掌握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

(3)              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那么我希望你们能够牢记我讲的每种题型的解题步骤,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我知道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想达到第三点,因此我会对每一种题型反复强调解题的基本步骤,接下来的事情显然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

有一次答疑,某学生问我一个题,我说了解这个题的方法,然后要他自己去做。结果我在回答其他同学的一些问题后发现这个学生一直没有走,于是我问他做了吗,结果他说你做给我看看。我的回答是,我已经会做了,关键是你要会做。况且我不会做也没关系,因为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常常会说,这就像你不知道怎么上山,我会告诉你上山的路在哪里,但你却要我走一遍给你看看,我只能苦笑着无语了。

我曾经对学生说过,如果你在大学里能够遇见很多风格迥然相异的老师,那么你的大学没有白读。如果你在大学里遇见的都是教你如何对付考试的老师,那么所谓的大学毕业其实只是中学七年级毕业。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这样的:

(1)       具有学习的欲望;

(2)       具有学习的能力。

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有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那么大学的四年就没有白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8 08:13:53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