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074 139
2012-06-08
这里的价值,是指市场价值。就是销售额。

首先看语义的分析。创造一词是针对人类行为的,形容人类的一种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如果从这个语义上解读,机器当然不能创造价值。因为机器不会自己动弹。

但是如果把创造一词当成拟人化的用法,把机器创造价值等同于“机器是否是价值增值的原因之一”。那么探讨就有意义了。

我们核算机器是否是价值增值的原因之一呢?我们用归纳求异法,假设A,B两个企业,人员成本和其他条件都相同,A使用了机器,而B没有使用。结果会怎样呢?

结果B企业商品中摊销的人力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B企业市场销售利润的提升,归结为机器。

但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生效的,他假设如果B企业使用机器,A企业也使用机器。这样,平均利润还是一样。马克思是信奉竞争下的平均利润的。
这种情况下,谁使用机器都不会提升其利润和市场销售价值。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下,由于充分竞争,大家都使用机器,所以平均利润率还是一样,结果就是机器不创造价值。

但是现实中是否像老马说的那样呢?
所以,坐书房里研究大部头的经济学书籍,未必比菜市场的猪肉佬更懂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8 12:54:22
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3:11:48
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4:19:21
真是研究型的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4:50:37
首先,把创造一词仅仅作为狭义理解是有失偏颇的,创造一词不仅仅用于人类,还常用于形容大自然,就比如大自然创造的矿产、花朵、食物,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也都是人们视情况愿意花钱购买的,其价格体现和采摘、运输等劳动并不能完全协调。
      虽然我们似乎能够理解机器不能创造,但是这只是一种错觉,机器的创造事实上是由制造机器的人赋予的,机器创造的价值应该算成制造机器这种高级劳动的贡献。

其次,马氏的竞争造成利润率降低并似乎显示机器没有创造价值的说法,事实上类似一个骗局,因为他在对比中加入了一个暗含的条件,就是在设定使用机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暗含的条件——产品总量增加。
    大家知道,比较,是指在类似的情况下进行,当给比较一方增加了一个条件再比较,就类似于忽悠了。
    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产品性能和供求关系决定,当产品性能和供求关系不变的话,价格是不会有什么变动的,甚至是,即使有一个厂家卖低价,也会有一些商家接手转卖,仍然维持这个价格——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好对比机器创造的价值和手工创造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5:44:06
首先,机器本身就有价值。如果创造的涵义是从无到有的话,也就不必回答了。
如果创造理解为价值增值,那么,有机器比没有机器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但是如果追究价值增值原因,不能只到机器为止,还要问机器哪里来的。
经济学理论不是企业经营理论。经济学理论以社会为一个系统,而企业经营理论以企业为一个系统。系统不同,结论也就不一样。作为社会系统,价值增值的原因必须追求到一个外生变量为止。显然,机器是系统的内生变量,而劳动则是最终的外生的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