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那是偏好变了。
边际效用递减是在既定偏好下讨论问题。这也是新古典坚持的假定之一。
让这个人继续吃下去……
一方面消费在增加,一方面需要在增加,就有个边际效用净增量的问题。偏好是有量的属性的,偏好不变意味着需要量不能增加,因此边际效用随消费而递减。如果从另一方面假定消费量不变,那么边际效用将随需要的增加而增加。
边际效用是需要量与消费量的函数,与需要量正相关,与消费量负相关。
这种理解似可以说明一切边际效用的变化。
边际效用递增的东西多了,比如信息,一条信息没用,但知道的信息多了,自然可以由信息推出更多的东西.
一个社会中一个手机没有用,手机越多越有用.边际效用递增.
边际效用递减是消费者个人而言吧,一个人总不可能是手机越多越好吧
只有货币是假设边际效用不变的
楼主所说的实际是偏好形成的过程。
而我们讨论边际效用,必须指在同一时间对一种商品的消费的边际效用变化。
就好像现在吃一个包子,再吃两个,三个……的效用变化,这才能叫边际效用递减;而如果这次吃了一个包子,明天很饿的时候再吃一个包子,当然效用更大了,但不能叫边际效用递增。
呵呵 那是没吃够啊...来个100 200个看看还喜欢么/
信息多了,分辨与处理信息的成本也增加了。网络时代垃圾信息多了,还是有用信息多了?
手机越多,你受到的骚扰也可能越多,你个人的私人时间也可能越少,你被知晓的机会也可能越大…
我想总结一下,楼主的问题的确有道理,6楼的理论很好的。我认为,边际效用递增是存在的,有时法式料理只有多吃几口才会觉察它的魅力。但最终会像睿智的4楼所说的。10楼的例子恐怕站不住脚吧。严格的讲,应当是某个特定主体是对一个特定客体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