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66 14
2014-11-16
比如,在市场上的热水瓶价格15元/只,某A资本家采用新技术使产量提高了5倍,为了获得超剩余价值需要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即13元/只。。。。。。。。。。。。。。。。。。。。。。。。
比如,某年,市场上有若干资本家,在生产热水瓶。
比如,某年,市场上一年顶多购买9万个热水瓶。不可能无限购买对吧?总会有某些个数量限制,这里设为9万个。
并且,设每个热水瓶在此年上,平均销售单价是1.1元1个。

设某年热水瓶生产企业,总共雇佣了100个劳动者,平均每人每年生产热水瓶1000个,
社会的热水瓶的生产能力(行业劳动生产率)即每年100*1000=100000个=10万个。
亦即,按上述假设来说,每年库存积压1万个热水瓶待售。
设某资本家张三,他雇佣了10个劳动者,进而可假设,他的企业的年总成本,是符合行业平均水平的,大体符合平均水平。
但,他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超出了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
他的企业,每人每年能生产5000个,合计就能生产50000个。
这里还假设,张三的热水瓶,质量和行业的完全一样。
那么,资本家张三,就按1元1个的单价,每年都能销售5万个。剩余的市场份额那4万个,由其他的所有企业分争去吧。

那么,在企业总成本符合社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资本家张三由于企业产量大,则分摊到任1个热水瓶身上的单位成本,那就低廉很多啊,
所以,张三即便按低价(本来,市场行情是1.1元1个热水瓶)的1元1个来销售(肯定销售一空),则张三资本家仍旧获得了市场销售收入的大部分(9万元的其中5万元),进而,也获得了行业年度总利润的大部分。

那么,其他的资本家,要么降价,要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么兼而有之。
否则,由于资本家张三生产快,生产多,销售多,利润多,张三肯定更能扩展企业的。换言之,张三很可能会挤跨整个行业,自己独占行业。而其他那些企业呢,会逐渐亏损,破产。

但是呢,其他的众多资本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要想方设法追赶张三。
假设,有几个资本家追赶上了张三,也能每个员工每年生产5000个热水瓶了。
那么,凡是劳动生产率仍旧是每人每年1000个的企业,全部被驱逐出了市场。
剩余下几个企业,都是每年每人能够生产5000个热水瓶的。
-----------到了这种时候,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变成了每人每年5000个,又变成了常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6 11:01:14
马克思的逻辑是很简单的,事实也是很明确的。


在这里,马克思没有考虑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也没有考虑具体的市场交换,什么讨价还价啊,什么广告宣传啊,什么促销活动啊,什么居民的有效购买力啊,等等,。。。。。全部没有考虑。


马克思考虑得是:任何生产企业,任何市场销售,肯定有成本,有单位货物上的成本,有劳动生产率,有总产量,有企业产量,有社会的整体销售量,整体销售额,有整体利润总额,有各企业之间的大大小小的利润率,等等。
反正,任何生产,任何经营,任何竞争,任何销售,任何可实现利润,终归会有个社会结果。
那么,从任何可能的结果上来看,则存在行业平均利润率,也存在企业的个别利润率,等等。


都是很简单的常识啊,合情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1:02:39
既然,马克思所说的,不过是小学数学问题,不过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常识,

那么,其实不需要任何天才的任何天才大批判的。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1:02:51
那么,资本家张三,就按1元1个的单价,每年都能销售5万个。剩余的市场份额那4万个,由其他的所有企业分争去吧。
大家都知道你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劳动量降低了,除了靠以少充多、坑蒙拐骗的方式,你凭什么还能跟单位劳动量高的产品同价销售?这点没交代清楚,你后面的论证和结论就没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1:09:01
he_zr 发表于 2014-11-16 11:02
大家都知道你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劳动量降低了,除了靠以少充多、坑蒙拐骗的方式,你凭什么还能跟单位劳动 ...
企业实现利润=(销售总数量—分摊的总成本)


当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则分摊到1单位货物上的总成本,那就低廉许多啊,对吧。
同时呢,产量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啊。

那么,(低于市场行情的单价*可销售更多数量货物—分摊的企业总成本)=此企业的利润,大于其他企业的利润。

就是因为此企业,同样时间上,产量更高,而单位成本更低啊。


产量高于行业劳动生产率,单位货物的成本反而低于行业平均单位成本。
从而,能实现低价(低于原本的市场行情)销售,能实现扩大销售(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6 11:12:24
同样劳动1天,你生产100个产品,我生产10个产品。

则,你和我的总劳动量一样。

则,你100个产品来平均这1个总劳动量,我10个产品来平均这1个总劳动量,换言之,你100个产品的总成本是2,我10个产品的总成本是1,

则谁有市场竞争优势?


同样劳动量之下,谁的劳动生产率高,谁的产量就大就多。谁的产量大而多,谁的单位货物的成本就低啊,很可能低。成本低了,就可能降价销售而扩大销售额。进而,扩大了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总利润的份额。


很简单。小学数学,生活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