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
若一个人的体质非常虚弱,在冷天出门时,总要将自己身体上下裹得十分“严密”,而体质健康的人就不一样了,相比之下他穿戴就不那么“严密”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严密——驳马克思价值论的漏洞”详见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40679-1-1.html,恰好印证这一现象。
马克思认为,他创立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终点限定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点上。
一旦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那么,建立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其最高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就将消失,私人劳动将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价值形式也将随之消失。所以,我个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的末日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自身包裹的十分严密。
一方面,以阶级性为依据,反击来自资本主义阵营的攻击;另一方面,以社会劳动为依据,弥补先天的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以抵御来自无产阶级内部的各种质疑声,并掐指计算着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表,期待着资本主义丧钟马上敲响...。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仅是马克思本人的一种“权宜”性的理论,他本人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很快就会消亡的,而马克思的继承人包括列宁也认为,资本主义进入其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后就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不仅是资本主义丧钟马上就要敲响了,而是资本主义丧钟已经敲响了。
基于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未对“劳动”的内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从马克思的“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这一定义中,我们就看到,马克思对“劳动”这一经济学范畴,未给予深入地考察。
今天的“按劳分配”中的“劳”,究竟是什么样的“劳”?理论界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若依照马克思的原意,即在共产主义社会,在每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内部,个人劳动都是社会劳动,劳动的耗费,没有质的差别,唯有量的多寡。“劳动劵”是纯粹的纪录个人劳动时间长短的簿记证明;也是个人消费品分配上的唯一凭据。
说到这,就已表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至此就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任务。所以,我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了“造资本主义的反”而应运而生的,并非是为了建设共产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应运而生的。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终结点上,建立起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其相伴而行的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而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那个社会,具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说,若要完全彻底地、毫无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须坚持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这就要否定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做可能吗?!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走不通,西方经济学也走不通,怎么办?
我们不如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市场经济的实践出发,以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吸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合理的内核,开创一个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我修正功能的、兼顾市场经济各方利益的、新的价值理论体系(注:千万别再搞成另一个“水拨不进、针扎不进”的“十分严密”的价值理论体系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