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类产品
现代经济主要生产二大类产品,一类是实物产品,该类产品是厂商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需求而生产的、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东西,它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技术、观念或它们的组合。另一类是金融产品,该类产品是金融中介为实现货币融通而生产的东西,它包括存款、贷款、债券、股票、票据、保险以及或它们的衍生物。
二、流量与存量
每一期生产的产品数量称之为产量,这是一个流量中的增量概念,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产品存续期不一,各种产品、各个时期的产量不断地积累,同时以因使用损耗、或超过设定的质保期而不断地减少,当一段时期的增加流量大于减少流量,在某一时点积累形成的存量可称之为资产,增量及部分存量用于交换则称之为交易量。
任一时期的金融产品可分为金融产品产量(增量)、到期兑付的金融产品数量(消耗量)、金融资产(产品存量)及金融产品交易量,在统计时,必须对金融产品作负债类、资产类及中间类的划分,否则会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和统计上的错误;相对应的实物产品也可实物产品产量(增量)、使用损耗的实物产品数量(消耗量)、实物资产(存量)及实物产品交易量。
三、供需特点
实物产品的供需呈为供给方的边际产量递减、需求的边际效用递减之特点(或规律),边际产量递减点决定实物产品的最大增量,边际效用递减点决定了最大存量,二个递减点共同决定了最大交易量。对于金融产品,若价格(或利率)不变,其需求边际效用与“消费”金融产品的数量金额无关,在实际的金融市场活动中并不呈现递减之规律,金融中介生产金融产品的边际收益高低也与金融产品产量数量变化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因此,金融产品不受边际递减限制,其的增量、存量和交易可实现无限扩张。
(原创观点,尚不成熟,欢迎讨论,谢绝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