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64 24
2014-12-24
  社会不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说法子虚乌有


  从马克思的价值构想来看,价值表征的是生产力。如劳动力的价值,价值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同义反复。

  同样,剩余价值的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的说法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马克思的这个概念表述明显存在问题。没有把剩余价值的内涵表达出来。从概念的角度来说,社会不会存在没有内涵的价值。

  社会怎么会存在剩余的价值呢?剩余价值这个词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回到第一段表达的意思,剩余价值的内涵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相对应。如果没有生产力与之对应,那它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说法。我们看一下马克思的价值公式:W=C+V+M,在等号的右边,C代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生产资料生产力的;V是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也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劳动者劳动力的;那M是什么概念呢?发挥是谁的价值?发挥的是谁的生产力?再者,马克思说它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违犯了它自己对价值概念定义的一致性。“创造”是一种结果的表达,明显不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因子的表达。
  由此看出,“剩余价值”是一种栽赃手法,生生弄出一个概念来栽赃给资本家。

  马克思将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生硬的搬到价值里,是概念上的错误。
  从价值概念的角度来看商品,只有两个价值存在于商品中:生产资料的价值(马克思说是转移)和工人劳动力价值。除此之外不存在另外的价值。


  价值,从本意上来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必含有生产力的表达。凡是生产中需要价值才是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没有这个意思。

  “剩余价值”概念的说法,完全是一个不符合价值概念范畴的东西,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典型样本。是臆造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24 15:00:29
赞!楼主真是一个高人,剩余价值这一概念关于劳动力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在楼主帖子里被表述得十分清晰。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个人是生产主体,其生产力表现为即个人劳动与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相互结合的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法人)劳动是生产主体,其生产力表现为即企业劳动与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相互结合的构成。其剩余价值说到底无非就是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为社会提供新增的社会财富,一方面它既是企业追加生产资料和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公共福利增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它既是保证劳动工资与企业生产力同步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满足企业所有者自身消费需求的源泉。

什么叫劳资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无非就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所产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形成了相互隔离、相互独立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所具有的对立和对抗的性质,不过是表现为资本形式与雇佣劳动形式之间的对立运动或对抗运动罢了。

为什么说马克思十分清楚劳资关系的本质?因为他说:“就劳动过程是纯粹个人的劳动过程来说,同一劳动者是把后来彼此分离开来的一切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当他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对自然物实行个人占有时,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后来他成为被支配者。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

马克思进一步解释说,“起初,为了有足够的同时被剥削的工人人数,从而有足够的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数量,以便使雇主本身摆脱体力劳动,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关系在形式上建立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现在,这个最低限额又表现为使许多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过程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 详见《马恩全集》第23卷(资本论卷一)第367页。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将“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置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二者关系之中解译分析的。换句话说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在一起”的个人劳动,而在资本社会条件下,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

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二者之间有多大仇恨,非要我整死你,你整死我;或我吃掉你,你吃掉我?竟然形成了截然对抗的“三观”即核心价值观,我不信!例如,自由、民主、和谐与自由、民主、博爱到底有多大区别?

脑力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举例,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下有个小村落,名字叫“薛家村”,全村人以平谷区盛产的麻树的疙瘩做原料,雕刻手工艺品。该村有个李老头雕刻40多年,工艺精湛,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人都靠挖麻树疙瘩(即树根)和雕刻麻梨手串及其工艺品为生,按照李老头的原话说,每天全村都有100多万的收入。每天净赚100万人民币呀,额的娘呀!为啥这么赚钱?因为薛家村人的设计构想既现代又乡土,原料纹路漂亮,雕工手艺精细,设计喜人。就拿李老头来说,一件麻梨疙瘩的粗坯,他要摆放在书柜上,端详琢磨好久,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都不动刀,因为头脑中构想不出好设计,怕货主不喜欢不要了,反而糟践了一块好料,你说薛家村人的脑力劳动值不值钱?(详见:北京卫视财经频道——“玩”出来的民间高手。
http://tv.sohu.com/20141217/n407034587.shtml?fid=779&pvid=4d4db6d26aa0a4ec

如果我们稍加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企业的劳动表现为资本(家)的劳动即脑力劳动,而雇佣劳动表现为工人的体力劳动。企业资本可以“使许多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过程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所谓剩余价值就是指,在资本支配和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劳动、集中劳动、协作劳动和规模劳动等新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生产出新财富。资本作为脑力劳动,作为社会劳动的组织者和支配者,处于生产力的强势一方,而雇佣劳动作为体力劳动,处于生产力的弱势一方,此消彼长,财富分配比例上,偏重于资本一方即脑力劳动一方。为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这种财富分配方式不合理、不公正,含有资本一方具有故意侵占雇佣劳动一方的正当权益的剥削成分,究其产生根源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出了问题,但同时这一社会制度又是无法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的,唯有革命推翻或暴力砸碎这一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马克思关于“革命推翻或暴力砸碎这一社会制度”的观点,有些武断和绝对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4 19:35:12
利润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增量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0:31:29
加入资本前,每个纺织工每天只能生产1尺棉布,价值8元。
加入资本后,每个纺织工每天可以生产4尺棉布,价值32元;其中,8元为工资,24元为(毛)利润。
所以:利润并不是剩余价值,而应该是……增量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0:3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0:4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