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045 103
2017-11-13

剩余价值的定义为: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概念包含三个内涵:

内涵一: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这是说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剩余价值的来源。

内涵二:

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这是说剩余价值的所有权(应该)归雇佣工人,但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内涵三:

剩余价值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是对剩余价值的定性(新增价值)也是定量计算。

根据剩余价值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剩余价值的逻辑。

大前提:剩余价值归创造者所有(根据小前提和结论推出);

小前提: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雇佣工人是(剩余价值)创造者(剩余价值内涵一);

结论:剩余价值归雇佣工人所有(剩余价值内涵二)。

该逻辑可以视为从以下逻辑推导而来:

大前提:(新增价值)谁创造归谁——新增价值归创造者所有;
     小前提:剩余价值是新增价值(剩余价值内涵三);
     结论:剩余价值归创造者所有。

以上两个逻辑中,大前提和结论是价值判断,小前提是事实判断。大前提表示的是规则,结论表示的也是规则。

剩余价值是新增价值的种概念,新增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属概念。

以上两个逻辑均是根据剩余价值的定义推导而得。由于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定义的,笔者将以上两个逻辑命名为资本论的逻辑。

《资本论》中有无数逻辑,它们仅仅是其中之二。

      以上两个逻辑应该还有更一般的逻辑来源,本文不再探究。

笔者抛出两个问题:

本文的两个逻辑的大前提和结论笔者认为是价值判断,有人提出是事实判断。

请问:它们到底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笔者认为本文的两个逻辑是从剩余价值的定义推出的,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定义的,笔者认为这两个逻辑是《资本论》中的逻辑。

请问:这两个逻辑是《资本论》中的逻辑这个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

希望广大论坛网友踊跃回答,在此表示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13 14:13:3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里已经有过交代,价值理论一章中一些关键概念根本就没有定义这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3 14:16:30
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 1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 !
——列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3 14:39:3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7-11-13 14:1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里已经有过交代,价值理论一章中一些关键概念根本就没有定义这回事。
没有定义,你可以给出定义。这叫创造。
你认为前人定义不当,可以重新提出定义。这叫发展。
你觉得前人错误,可以提出你认为的正确,这叫批判。
定义是否合理,在乎于能否做到内部逻辑一致,是否能自圆其说。
而不是因为前人如何就一如既往固步自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3 14:40:0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7-11-13 14:16
“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 1章。因此,半个世 ...
您这有点答非所问了,能否直接回答呢?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3 14:51:14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11-13 14:39
没有定义,你可以给出定义。这叫创造。
你认为前人定义不当,可以重新提出定义。这叫发展。
你觉得前 ...
所谓“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意义不定的表达方式。如果硬要去定义,那就从根本上搞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