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事的科学”
——读《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许光伟博士新著《保卫<资本论>》(副标题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阅读后颇有些感触。第一,感觉这是作者多年下功夫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结果;第二,作者视野开阔,采用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历史研究、过程研究并举;第三,这部作品实际上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产物,至少是历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些学科门类的“通力合作”结果。
这本书给人留下第一个深刻印象的是,把《资本论》的“学术保卫”和《21世纪的资本》的“新资本论”巧妙地进行了比较。言其“巧妙”,是作者运思上的独特性,即深邃的方法论视野。这个“新资本论”被以诘问的方式收录进来,见该著的第二章。依不成熟的看法,作者这么做,目的是希望引起人们对于“马克思方法论”工作的特别方式的注意,即它不是纯历史的,也不是纯逻辑的,毋宁说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关于马克思的工作用语特色,人们的反响向来不一。有的称,这是“蝙蝠语言”;有的诬蔑为“故意玩弄深沉”,因为,指责它玄奥、难懂。许光伟博士在书的“写在前面”,即自序中强调应该这样来理解《资本论》:对于中国人来讲,它应当就是一块整钢意义的“史书”。包括十二部史:转化史I → 转化史II → 资本主义生产史 → 运动史I → 运动史II → 资本主义流通史 → 生活史I → 生活史II → 资本主义积累史 → 范畴史I → 范畴史II → 资本主义认识史。
这可谓是“纲举目张”的一个简洁阐述。“十二部史”进一步被处置为连贯的“系列的发生学”:《资本论》第一卷,对应的是“历史发生学”;《资本论》第二卷,对应的是“系统发生学”;《资本论》第三卷,对应的是“现象发生学”;《资本论》第四卷,对应的是“认识发生学”。这种逻辑化的处理,是中国人特有的,但是,秉持了马克思“书写历史”的固有习惯,可谓“善读、善用”,“善于中华转化”。
对历史过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是进行“历史认识”的前提,这是任何解剖学的方法所达不到的,解决途径只有是马克思说的“我的辩证方法”意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实质内容是“历史过程研究”(历史研究和过程研究的统一),它是建立“辩证叙述”的条件。该著的价值是恰当地提出了“呼吁”。同时,把“保卫行动”的内涵恰当地确定为“重新研究全部历史”,这可以看作是《保卫资本论》学术的内在价值。
——来自网络
[em29] [em29] [em29] [em29]
《保卫资本论》为什么是一本好书!那就是和“计量版《资本论》”、“国际版《资本论》”(《21世纪资本论》的代名词)恰成对照!!以致产生如下评议: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佳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广博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为一炉; 2.语言活泼生动,文采飞扬; 3.依托了国外几个不太被人注意的“流派”的概念,改造马克思主义的语言风格,显得新颖; 4.核心是“批判”、“解构”,恢复马克思的批判传统。(来自厦门大学杨继国教授)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Ligzdnzhu 发表于 2016-2-20 21:53 保卫资本论作者用的政治经济学课件1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fbf2410bd15abe23492f4d40
道德大裁判 发表于 2016-2-20 22:21 能不能把原版全文在这里发布出来
leijy 发表于 2016-2-20 23:50 有点如读黑格尔的书。似懂非懂,博大精深。
你好girl 发表于 2016-2-20 22:48 支持一下
dqyhb 发表于 2016-2-21 00:00 很赞成国学马克思主义,支持。
xavierxu99 发表于 2016-2-21 09:35 整本下载包括什么内容?链接里的内容都有吗?
zhangfengyuan 发表于 2016-2-21 09:22 愿研究继续,好文共同欣赏。
迷失的北极熊 发表于 2016-2-21 15:09 保卫资本论——我来了
Ligzdnzhu 发表于 2016-2-21 00:59 《保卫资本论》在线阅读和讨论交流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6-2-21 16:51 向老师学习 已收藏
2010517155lpq 发表于 2016-2-21 17:16 《保卫资本论》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