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微观经济学
问个微观的证明题
楼主
nosilence
2382
19
收藏
2009-06-17
看起来简单 但是不知道怎末证明 求
1 假设垄断者在两个分割市场中销售其产品,收益函数分别是R1(y1)和R2(y2),总产出y=y1+y2的生产成本为C(y).如果政府对市场1的产品征收t税率的税。
1)证明:t的增加将会市场1的销售量减少
2)t的增加是否对市场2的销售量有什么确定的影响?
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jfkobe
2009-6-18 09:45:32
可以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角度加以考虑,证明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cuxiao
2009-6-19 18:39:06
引入税后,如何判断边际成本的变化呢?难道将税收完全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nosilence
2009-6-19 19:18:01
按照图我能够证明,但是怎么列数学式子证明?
MR=MC
t增加 那么MC也增大
MC增加所以MR增加 而 MR是递减函数,所以会减少
这样证明对么?
感觉没有严密的数学等式证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华天
2009-6-19 20:14:00
土人我什么都不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scuxiao
2009-6-24 18:03:29
还是希望有人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一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scuxiao
2009-6-24 18:05:27
还是希望有人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证明一下!按道理应该从MR1=MR2=MC的角度来证明,
可引入税后,MC会如何变化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scuxiao
2009-6-29 21:20:31
我对此题也一直未能证明,望高手答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alfredxu
2009-6-29 21:57:59
实在不好意思,问一个与主题无关的事:我每次想下载资料的时候跳出来的“你的流量不够”是什么意思啊?明明说是免费的资料的啊。谢谢,版主要删就删吧,毫无怨言。新人弱智问题,请指教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万岁大中华
2009-6-30 11:46:53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产品1的边际成本上升,赢利减少,从而使得产品2的产量增加。
二是,由于产品1的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厂商的支出增加,这样使得厂商的生产要素购买能力下降,从而会使得厂商对于产品2的生产能力下降。
综合两个方面来考虑,这才是全面的思考方法。
下午我考虑一下儿。然后给出答复。
产品2的生产能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万岁大中华
2009-6-30 19:28:34
假设垄断者在两个分割市场中销售其产品,收益函数分别是R
1
(
Q
1
)和R
2
(
Q
2
)
,
总产出Q
=
Q
1
+Q
2
的生产成本为C(Q)
。
如果政府对市场1的产品征收t税率的税。
1
)证明:t的增加将会市场1的销售量减少
2
)t的增加是否对市场2的销售量有什么确定的影响?
证明如下:
假定政府对市场1没有征税,此时厂商的目标函数为:
Max
:
π
=
P
1
(Q
1
)×
Q
1
+ P
2
(Q
2
)×
Q
2
- C(Q
1
+Q
2
)
用利润π对Q
1
和Q
2
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
π
/
∂
Q
1
=
MR
1
(Q
1
)-MC(Q)
=
0
即:
MC(Q)
=
MR
1
(Q
1
)
①
∂
π
/
∂
Q
2
=
MR
2
(Q
2
)-MC(Q)
=
0
即:
MC(Q)
=
MR
2
(Q
2
)
②
通过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出Q
1
和Q
2
;这是对市场1征税前的结果。
假定政府对市场1征从量税为t。那么此时的厂商的目标函数为:
Max
:
π
1
=
P
1
(Q
1
)×
Q
1
+ P
2
(Q
2
)×
Q
2
- C(Q
1
+Q
2
)-
t
×
Q
1
再用利润π
1
对Q
1
和Q
2
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
π
1
/
∂
Q
1
=
MR
1
(Q
1
)-MC(Q)
-t
=
0
即:
MC(Q)
+ t
=
MR
1
(Q
1
)
③
∂
π
1
/
∂
Q
2
=
MR
2
(Q
1
)-MC(Q)
=
0
即:
MR
2
(Q
2
)
=
MC(Q)
④
1
)对比①式和③式,可在③式中的
MC(Q)
等于①式中的
MC(Q)
;从而,对于市场1来说,征税后,在MR
1
曲线(随Q
1
递减)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量Q
1
会减少,以使边际收益增到③式中的要求。
1
)对比②式和④式,可知,在④式中的
MC(Q)
等于②式中的
MC(Q)
;从而,对于市场2来说,在市场1的征税前后,在其MC曲线与MR
2
曲线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量Q
2
会保持不变。
附件列表
假设垄断者在两个分割市场中销售其产品.pdf
大小:59.11 KB
马上下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万岁大中华
2009-6-30 20:59:34
楼上的证明错了,真对不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万岁大中华
2009-6-30 21:00:22
假设垄断者在两个分割市场中销售其产品,收益函数分别是
R
1
(
Q
1
)和
R
2
(
Q
2
)
,
总产出
Q
=
Q
1
+Q
2
的生产成本为
C(Q)
。
如果政府对市场
1
的产品征收
t
税率的税。
1
)证明:
t
的增加将会市场
1
的销售量减少
2
)
t
的增加是否对市场
2
的销售量有什么确定的影响?
证明如下:
假定政府对市场
1
没有征税,此时厂商的目标函数为:
Max
:
π
=
P
1
(Q
1
)×
Q
1
+ P
2
(Q
2
)×
Q
2
- C(Q
1
+Q
2
)
用利润π对
Q
1
和
Q
2
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
π
/
∂
Q
1
=
MR
1
(Q
1
)-MC(Q)
=
0
即:
MC(Q)
=
MR
1
(Q
1
)
①
∂
π
/
∂
Q
2
=
MR
2
(Q
2
)-MC(Q)
=
0
即:
MC(Q)
=
MR
2
(Q
2
)
②
通过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出
Q
1
和
Q
2
;这是对市场
1
征税前的结果。
假定政府对市场
1
征从量税为
t
。那么此时的厂商的目标函数为:
Max
:
π
1
=
P
1
(Q
1
)×
Q
1
+ P
2
(Q
2
)×
Q
2
- C(Q
1
+Q
2
)-
t
×
Q
1
再用利润π
1
对
Q
1
和
Q
2
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
π
1
/
∂
Q
1
=
MR
1
(Q
1
)-MC(Q)
-t
=
0
即:
MC(Q)
+ t
=
MR
1
(Q
1
)
③
∂
π
1
/
∂
Q
2
=
MR
2
(Q
1
)-MC(Q)
=
0
即:
MR
2
(Q
2
)
=
MC(Q)
④
1
)对比①式和③式,可在③式中的
MC(Q)
等于①式中的
MC(Q)
;从而,对于市场
1
来说,征税后,在
MR
1
曲线(随
Q
1
递减)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量
Q
1
会减少,以使边际收益增到③式中的要求。
2
)对比②式和④式,可知,在④式中的
MC(Q)
等于②式中的
MC(Q)
;从而,对于市场
2
来说,在市场
1
的征税前后,在其
MC(Q)
曲线与
MR
2
曲线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总产量
Q
会保持不变;那么结合
1
)中的结论,在
Q
1
减少的情况下,
Q
2
必然有所增加。
附件列表
垄断者价格歧视及从量税.pdf
大小:60.06 KB
马上下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万岁大中华
2009-6-30 21:01:00
第13楼才是正确的,请大家多原谅。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hjtao
2009-7-1 18:07:56
[lo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aserone
2009-7-1 18:16:21
....还没看到垄断那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nosilence
2009-7-19 21:12:14
x谢谢各位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scuxiao
2009-7-23 23:09:40
期待楼上的答案,以便我们能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zhengwuniu
2009-7-24 08:37:44
请教万岁大中华,请你能够在详细的说明11楼和13楼的证明最后一步的区别么。我个人觉得问题2的答案应该是市场2的产量有三种情况呢?此外,能否通过消费者剩余证明问题一呢?谢谢指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金子墨
2009-7-24 20:49:27
经济学上的许多东西从数学角度来看都是不严密的,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伪科学。我是本科数学出身,所以当时学着也很不爽,那些定义,定理漏洞太多,不严密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请教大侠一个证明题
[讨论]一道高微证明题
[求助]请大家帮我看两个证明题,谢谢
求助 证明题 谢谢
跪求国际与贸易证明题答案
跪求国贸H-O理论证明题答案
求证一道证明题
求解两道证明题
请教坛友一道有关偏好和效用的证明题
求助一道证明题
栏目导航
微观经济学
外文文献专区
经管高考
休闲灌水
学道会
悬赏大厅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