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070 115
2016-11-12
近来,上马克思的等价交换问题在论坛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决定的,等价交换也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因此,有网友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就是等价交换,驳倒了等价交换,也就是彻底推翻了劳动价值论。
为了证明等价交换不成立,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商品交换是为了节约劳动,即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一方交换者耗费在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上的劳动量一定小于他们想要换回的那些商品如果自己生产时将要耗费的劳动量,因此,商品交换中的这样两种劳动量只能是不相等的。既然商品交换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劳动的节约,即上述两种劳动量的不相等,那么马克思的等价交换也就不成立了,劳动价值论也就被推翻了。

但是,持有上述观点的网友,在批判马克思的等价交换之前,恰恰忘了做一件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认真地读一读《资本论》,看看到底什么才是马克思的等价交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资本论》第一卷第179页上的一段话:
“就使用价值来看,交换双方显然都能得到好处。双方都是让渡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得到自己需要使用的商品。但好处可能不止是这一点。卖葡萄酒买谷物的A,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种植谷物的B,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酿酒的A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价值来看,可以说,‘交换是双方都得到好处的交易’。”
很明显,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本身就包含着某些网友所说的“节约劳动”的意思,即,马克思所说的等价交换绝不是某些网友所批判的“每一方交换者耗费在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上的劳动量与他们换得的那些商品如果自己生产时将要耗费的劳动量之间的等量交换”。因此,把这样一种等价交换当做马克思的等价交换来批判,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认为的等价交换的批判,而不是对马克思的等价交换的批判;把这样一种等价交换批倒一千次,一万次,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毫发无损,又如何能彻底推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因此,建议那些想要批判马克思等价交换的网友,在批判之前,一定要知道什么才是马克思的等价交换。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几点提示:

1.等价交换不是交换双方进行交换的目的,而是交换的结果。
2.等价交换不是交换每一方耗费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量相等,而是两种商品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等。
3.等价交换不是实现在每一次个别的交换中,而是实现在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趋势中。
4.等价交换不是实现在行业壁垒的垄断中,而是实现在行业之间充分开放的市场竞争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1-12 10:00:04
好问题,但你不是好论友,因为你的虔诚超过了你的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0:42:3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11-12 10:00
好问题,但你不是好论友,因为你的虔诚超过了你的理性。
你除了虔诚以外,根本就没有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1:43:07
等价交换不是交换每一方耗费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量相等,而是两种商品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1:44:16
尺度是社会抽象劳动量。是建立总体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2 18:52:01
xuguw 发表于 2016-11-12 11:43
等价交换不是交换每一方耗费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量相等,而是两种商品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等。{:0_25 ...
为什么【需要】社会必要?什么才是真正的抽象劳动,韩保那个例子为什么你们看不到真正的抽象劳动量?
价值形式
“……除了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又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每一种产品的交换都是特殊的等价形式。这个形式,是【多种的“技”,特殊的“技”】同样的表现形式,是同一社会条件下以同一的标准度量的。这个才是【为什么需要社会必要】
扩大的价值形式
“同样,……人类劳动在这些特殊表现形式的总和中,获得自己的完全的或者总和的表现形式。……”完全的价值表现,是总和的审判,是社会条件的同一化形式。

雷工1993110许光伟等人的拜物教性质及秘密。

参照韩保先生帖子他们的回答得出他们是拜物教教徒。
“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自然社会关系,首先是两个人的关系(即人·权),其次才是其他衍生关系。
不打破劳动者的“领地”特·权,是没有等价可言的。劳动价值论必定以等价(即等量)的抽象劳动为基础,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交换每一方耗费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量相等。”

最后强调:劳动价值论是以等抽象劳动量交换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