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248 59
2009-11-05

价格——是折算成个体劳动的——价值



价格并不是价值的货币形态(再强调一遍:我们通常看到的货币形态只是价格的货币形态!)。

价格——是折算成个体劳动的——价值(又要与“全世界所公认的道理”背道而驰了!)。


举例说明如下。


价值所表现的,是任何一种条件下的具体劳动(时间)。

就是说:一个劳动者不论是在个体劳动的条件下,还是在集中劳动的条件下;不论他一天8小时(净)生产出1棉布、2棉布、4棉布……还是10

布;它们统统都是表现为——8元价值。

然而,当这些生产物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能够因为它们统统都是表现为——8元价值,而认为1棉布 = 2米棉布 = 4棉布…… = 10米棉布吗?当然不能!

所以,当生产物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微观的)价值,转变成(宏观的)价格。



价格所表现的,则是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边际劳动”(时间)。

但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或者“边际劳动”,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劳动呢?

马克思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就是说:马克思将“社会必要劳动”,规定为“平均条件”下的劳动。……不过这样的规定却是很难成立的!

因为处在平均条件(即所谓边际条件)的劳动,正好是一种利润为0的劳动。从而只有高于平均条件的劳动才会有利润;而低于平均条件的劳动,则势必要

出现亏损而退出劳动市场;从而使这个“平均条件”根本无法形成。



所以,“社会必要劳动”不能规定为“平均条件”下的劳动,而必须规定为“最低条件”下的劳动。而这个“最低条件”下的劳动,则正是——个体劳动!

于是我们意识到:表现“社会必要劳动”的价格,它所表现的,原来是一种最低条件下的——个体劳动。

而这个最低条件下的个体劳动,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劳动”。

从而当生产物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其中体现(微观)价值的具体劳动(时间),统统折算成为体现(宏观)价格的一般劳动即——个体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5 09:26:02


例如:当个体劳动者一天8小时可以(净)生产出1米棉布时;现在市场上

                                              1米棉布 = 8小时个体劳动 = 8元价格。

在这个基础上。

当资本家组织集中劳动,使每个劳动者一天8小时可以(净)生产出2米棉布、或者4米棉布……再或者10米棉布时;现在市场上仍然是

                                              1米棉布 = 8小时个体劳动 = 8元价格
                                         (这里先排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

                         但8小时集中劳动 = 2米棉布 = 16小时个体劳动 = 16元价格;

                       或者8小时集中劳动 = 4米棉布 = 32小时个体劳动 = 32元价格;

              ……再或者8小时集中劳动 = 10米棉布 = 80小时个体劳动 = 80元价格。

                                                                  Ⅵ

并且在这样的系列中:

只有体现了8小时个体劳动的8元价格,会成为劳动者的工资。

而体现了8小时集中劳动与8小时个体劳动之间差额的,那增加的8元价格、或者24元价格……再或者72元价格,则统统要成为资本家的利润(以及资产阶级国家的税收)。
如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10:07:16
楼主给价值,价格分别下下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10:15:42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1-5 09:13


因为处在平均条件(即所谓边际条件)的劳动,正好是一种利润为0的劳动。从而只有高于平均条件的劳动才会有利润;而低于平均条件的劳动,则势必要

出现亏损而退出劳动市场;从而使这个“平均条件”根本无法形成。


你怎么的忽视货币政策,忽视金融机构的作用呢?还有价格变对协作的影响?如果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行业多数企业都会有赢利。
如果是按竞争理论,资本主义的大多数企业都会亏损,而现实中事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有很多种情况、条件楼主并没有例举出来,
假设竞争能促使技术进步,但矛盾的地方又出来了,价格变动会影响长周期的生产和研发,是不是今天雇佣了一批研发人员成明天就去解雇?如今天企业计划研究新式汽车,明天因行情变动不得不终止研发计划,后天又研发大炮,再后又是什么古怪的玩艺。

实际上竞争会打乱企业的研发,为了给持稳定的研发和协作,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那么企业必然向金融机构大量的融资。这样企业的利益必然和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为了保证收回借贷,金融机构一定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看看资本主义的货币扩张速度,在战争的五六十年中翻了多少翻,这完全是成几何倍增长。


而且还有企业为什么一定会在该领域继续投资,假设竞争的程度很高,那么资本家为什么不去从事利润更高,竞争更小的行业?
还有出现垄断的情况?很多情况你没有例举到

新古典的竞争模型成不成立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只有满足主要的两个条件下,你的假设才能成立!

1、金融机构不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2、整个行业都不存在任何研发,他们是成套的从外部体系输入技术。商业竞争会与工业协作需要的时期周期出现矛盾,其结果就是竞争瓦解研发体系。只有成套的从外部体系输出入技术才能从改进技术中取得利润,不然改进技术所需的科研不会带来任何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10:24:21
高度的竞争下是不可能有技术进步的,除非整个行业都成套的引进技术,研究商业的人忽视了工业协作需要的研发周期和长周期生产
实际上为了唯持研发和长周期生产、研发协作,企业绝对追加投入,以不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而这需要向金融机构大量融资。这就和金融机构的利润捆绑在了一起,而金融机构会不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看看二战后五十年,各国的货币量完全是成几何倍在增长。

比如一个改进技术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追加的投入会远高于预计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5 10:25:47
流行经济学家非常不好的,只去研究商业投机,不去研究工业生产所需的稳定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