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an205 发表于 2009-11-23 21:44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09-11-17 21:04 
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才形成价值,像奴隶是不创造价值的。
还有一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对价值的定义是计量雇佣劳动的单位,机器或者驴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么?
如果毛驴需要雇主支付工资,受雇佣,那么毛驴的劳动就形成价值,但问题是毛驴不是商品货币化的雇佣劳动力!
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首先必须反对他对价值的定义。如楼主讨论的,潜逻辑就没有在马克思定义的价值范围内。
马克思定义的价值,认为价值就是计量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的单位!
这个定义对不对,看看GDP是不是生产涵数就知道,如果是那么马克思这个定义是错的,如果不是生产涵数,那么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就很可能是对的。
正如李嘉图所说的,“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有人把价值等同于财富或者有意义的行为去了,并把这划上等号,这完全就错了。
谢谢你的回答!
这能完整的解释毛驴拉磨的问题!
但,同样使用的你定义,“价值就是计量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力的单位”的概念,那我们如何分析“个人拉磨磨面拉到集市上卖出更多钱”的情况?
在这里,个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吗?个人可能并没有被雇佣!没有人给他付工资!他是为自己劳动!
你对劳动价值论,又理解错了。在马克思眼里,价值是计量某种雇佣劳动的单位。不是说劳动创造了什么什么具体或者抽像的物,这个物的量就是价值,如果这样理解就是错的。
《资本论》在翻译中如果使用劳动“形成”价值,那么更能比使用“创造”表述好马克思的意思。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最终兑现的是支取的另一行业的雇佣劳动。资本家只不过是抽取了劳动力与劳动力交换的交易费用,这个交易费用就是剥削。而且价值并不等于财富,并不等于有意义的事情,正如李嘉图所说,“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混同。”
至于效用引发价值转移,决定的是价格,价格是代表一种改进状况,而不会导致社会总价值量发生变化,而不是价值。
如:某个富人花3亿元买某件艺术品,卖家得到的3亿元必须和雇佣劳动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假如把劳动者杀掉,或者实行军管的方式,那么就没有任何取取雇佣劳动的能力,3亿元就没有任何货币信用。对于富人来说他必须有支配大量雇佣劳动力的金钱,那么他的效用偏好才能通过3亿元的价格,转移出3亿美的价值。
同样一件艺术品,在一个均富的社会,每个人的收入都在50000元左右,那么艺术品就不可能卖到3亿元,因为每个人控制的价值量不可能有那么多,我们不难发现效用实际上是对价值的转移起作用,代表一种改进程度。
同样,对于一个乞丐来说,说不定他只能拿出他的一砣屎来交换艺术品,因为他没有任何支取雇佣劳动力(商品货币化劳动力)的能力,就算他极端的想要艺术品,也会没任何支取能力,因此不可能以价格的形式转移价值。
效用价值论者通常只不过玩了一下语言式的思维陷阱,但宏观统计上的矛盾,是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