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77 3
2010-04-11




张小虹:惊鸿一瞥的影像美学

【联合报张小虹】2010.04.10 02:12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528556.shtml

十九世纪法国抒情诗人波特莱尔,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致女路人〉,描绘新兴大都会的人来人往,过街时惊鸿一瞥的黑衣女子,有如闪电般消逝在人群之中,不复得见。


诗人所要传达的,乃是工业革命的新科技,都会兴起的新感性,如何让强调根植性与固着感的传统社会,开始流动游移、捉摸不定,更让传统「一见钟情」的爱情罗曼史脚本,彻底改写为新现代性经验的「不见钟情」,街头的第一次见面亦将是最后一次见面,「惊艳」擦肩而过的强度,瞬间爆发亦瞬间消灭,剎那即是永恒。


犀利哥
衣鸣惊人
但随着当代媒体与网络科技的超速发达,廿一世纪的街头「惊艳」已改头换面,让一样的街头,一样的惊鸿一瞥,却因为有了相机抓拍,有了停格影像,有了大众传媒与无远弗届的网络,而导致完全不一样的强度模式。以最近大陆媒体的「犀利哥」事件为例,一张街头游民「衣鸣惊人」的照片,轰动全国,大批媒体蜂拥而至,吓得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当事人仓皇失措,当场飙泪,被火速送回故乡照养。


若就全球流行时尚而言,此「犀利哥」事件本该见怪不怪。五十年前,街头庞克次文化风格就已霸占了伸展台,廿年前,超级名牌服装秀中就已然出现「游民装」的高级订制服,此次街头重返变成伸展台,捡拾旧衣混穿的无心插柳,让游民成为网络超人气名模,此一发展仍不脱当代流行时尚最擅长的越界美学与吊诡逻辑,当抽空了商品经济的阶级落差后,名模既然可以像游民,游民自然也可以像名模。


名牌女
宾馆惊艳
但目前对该事件的文化评论,多非就时尚论时尚,而是聚焦于网络伦理与媒体效应,一方面再次印证网络追捧、制造事件、人肉搜索的超能力,一方面也强力凸显此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游民问题与人权问题,要让众人在混搭潮流的酷炫「犀利」中,也同时看到社会边缘弱势的呆滞与潦倒。与此同时,此事件更让我们再次体悟当代更形无远弗届的「停格」影像,以及「停格」作为一种认识论与美学的强度布置。在此意义上,「犀利哥」事件当可与台湾前段时间某立委与「香奈儿女郎」上宾馆的「惊艳」照片相提并论,一样的街头,一样的惊鸿一瞥,一样瞬间强度所召唤所投射的欲望与想象,以及一样因未能在「不见钟情」的剎那划下句点,而无可避免走向狗尾续貂的结局。


瞥瞥瞥
歹戏拖棚
现身后的犀利哥不再犀利,开口说话后的香奈儿女郎不再神秘,让街头的惊鸿一瞥,成了再瞥又瞥还瞥的歹戏拖棚。衣二三,不准动,时尚木头人的美感在于影像停格,不在于现实流动生活的吃喝拉撒,而「犀利哥」与「香奈儿女郎」之为事件,不在于特例,而在于强度展现。君不见,从摄影沙龙照到各种日常生活自拍照,又或电子相簿、部落格、脸书中泛滥成灾的照片,影像「停格」美学在超速「流动」全球化时代的巨型繁衍,显然已经成为当代美学布置的最大吊诡,而「犀利哥」与「香奈儿女郎」也只不过是此影像吊诡在当下此刻最戏剧化的两种展演方式罢了。(作者为台大外文系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1 10:22:11
短暂的美,或许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2 12:03:25
xiaosong1 发表于 2010-4-11 10:22
短暂的美,或许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相見不如懷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2 12:06: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