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927 141
2010-05-24
为了方便大家讨论问题,先提出几点背景知识和约定:

背景知识:
1.定理(theorem) 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并作为推理的根据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2.定义(definition) 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3.规定性定义 又称规创定义或约定定义,是指将一个定义或者讨论的内容规定在一个范围内。比如有人想要解释啤酒是怎样酿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种。他可以开篇说:“我所说的啤酒仅包括用小麦酿的啤酒。”
4.猜想 相信为真但未被证明的数学叙述为猜想,当它被证明为真后便是定理。

约定:
1.此处以学术讨论为主,不涉及政治及道德问题。
2.学术讨论言论盼逻辑严密,事实清楚明白,反对一切:人身攻击(例:楼上智商太低,这都看不懂!)、学历攻击(例:楼上有没有看过《资本论》全部啊?没看过不要来讨论!)、资格攻击(例:XXX未必会比你还蠢啊?你能想到的他想不到?)
3.对于网友点名询问的问题,只要问题逻辑清楚,盼耐心回答。
4.不将学术问题无限扩大化,上纲上线。


劳动价值论是马经的重要基石及理论基础,但是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却一直遭受着质疑,大家在争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个问题时,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的产生争论本质,是永远争论不清楚的。

下面我想通过相对严密的推理分析来试图清析化这个问题。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是定理、定义还是公理、猜想?
我的答案:是定义!

推导过程:
1.A是B,这命题记为C。
2.命题C有且只有
  1)对普遍认同的事实的阐述 即公理、定理。例:现在的温度是25度。
  2)规定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即定义。例: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传播的距离。
  3)对未确定的事情猜想,例:李明是个好人。

3.从大到小推导:
  1)C是不是公理呢?根据公理的定义:公理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显然本命题不符合,推导失败。

  2)C不是公理,那是不是定理呢?根据定理的定义,定理需用逻辑方法证明为正确,通过真命题(公理或其他已被证明的定理)出发,经过受逻辑限制的演绎推导,证明为正确的结论的命题或公式。此命题中后半部分B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有受限制的清楚定义,“凝结”无歧义,“商品”无歧义,“一般”无歧义,“人类”无歧义,“劳动”无歧义,所以均无歧义,但前半部分,A即“价值”这个词汇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说明,含有非常大的歧义,人类社会中,“价值”这个词的指向和含义是非常不清楚和不明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定义,所以,此命题若作为定理,显然无法成立。

  3)若要此命题成立,必须对“价值”加以限定词,可记为“马氏价值”即:马克斯所认为的价值。所以命题变成:“马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此命题成立,因世上以前从未有“马氏价值”这个概念,所以这个命题很明显是个定义。而定义是无需证明正确性的,他只一个概念的约定而已。

  4)最后一种情况,命题C是个猜想,如“李明是好人”此句中,李明是不是好人,是个不确定的事情,如果要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其一:大家讨论的“李明”必须是确定的同一个人,其二“好人”这个概念必须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同的评判标准,如:善良、正直等,而不是你一个人的标准如:象棋下得好。在符合了这两个条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讨论,如不符合,就必须进行进一步语义限制,如“身份证为XXX的李明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这样达成一至才能进一步证明,如上所述,命题C如不进行语义上的限制则不能证明其正确性,则不是公理和定理,如进行限制则变返回到第3)种情况,又变成了定义。
4.结论 综上看似复杂,实则清晰的推导得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是马克斯的一个定义,完整的记录应该是“马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马氏价值特指劳动影响的部分,不关心其它方面。上面说过,定义是无需证明其正确性的,因为其是一个约定,但是劳动价值论却一直试图在证明它的正确性,就好比证明:马氏价值=马氏价值一样,是同义反复,循环证明。

    想不到一个这么重要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居然建立在一个循环证明之上,当你同意“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时,OK没那问题,当你不同意并举出其它对价值有影响的元素时,他会跟你说,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个“价值”,我说的是“马氏价值”,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吗?

欢迎拍砖,但请仔细看过推导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4 14:22:23
回家多看看书,不要浪费时间。你用相同的办法完全可以打倒那个叫做效用论的东西,而且,这个逻辑推理对付宏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命题差不多了。劳动价值论似乎不适于你的议论范围,价值也是推导出来的,可爱的同志。当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价值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29:11
2楼不符合约定第2条:广义的学历攻击
另:
我打倒谁对我无意义,求个解释而已,只要是科学,就适用逻辑推理,除非是宗教或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35:36
科学?你谈论的可能就是非科学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37:17
宗教要是没有若干逻辑推理,你不会信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4:38:42
借一步 发表于 2010-5-24 14:35
科学?你谈论的可能就是非科学的东西。
不懂,盼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2010-5-24 17:41:59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08
12# 忠君爱国
那就用exchange value 和usage分别替代价值和使用价值。
看不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什么循环定义。“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换成 exchange value 就好多了,有了限定词总是能让人心里踏实得多,翻译成中文就是:交换价值,再对比您前面的观点:
公理1:商品有且仅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属性。
公理2: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共同属性。
公理3:任何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公理4:交换等式成立一定意味着等式两边有相同的属性。
推理: 由4,2,等式两边相等的属性不可能是使用价值;由1,只能是价值。由3,只有抽象劳动在任何不同的商品中是唯一相同的属性。所以,相等的只能是价值,又只能是抽象劳动,所以,价值是抽象劳动。

公理1可改成:商品有且仅有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属性。且不说这条正不确,至少这条的可信度不能成为公理吧,公理是广泛承认的,这条不认的人怕不会比承认的少吧。
公理2: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共同属性。您这里所说的使用价值到底是个值还是个集合?其实不论其是个值还是个集合,您既然已经说了他们不同了又怎能相同,是以,这句话就是A=A,!A=!A(!表示非),是句废话,同理,不同的交换价值到底是指数值还是集合?

看不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什么循环定义。既看不出,我也就只好解释下了,这话的关键是“劳动”对不对,“交换”不用争论对吧?马氏作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判断,是基于什么?是基于“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如不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那为何商品就一定要是“劳动产品”?而为何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因为我(马氏)早就说过了:“价值是劳动产生的!!(价值是凝结在XXXX)” 还不是循环环证明,文字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7:44:42
这儿有一个基本概念,“公理”是被广泛承认的,辩论双方都要认可的依据,才能是公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7:49:30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14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6:31
引用 精忠岳飞 发表于另一篇帖子的一段话,从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上文所说的典型的循环证明:
。。。。。。
我在一个跟贴中认为岳飞既不懂劳动价值论也不懂效用价值论。
不论懂与不懂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使用着循环证明,用很多文字翻来覆去自我引用来证明一个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8:25:22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8:51:17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8:25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这样马氏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直到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他的“设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9:39:29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8:51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8:25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这样马氏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直到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他的“设定”
“设定”这个词用得不好,马克思的理论是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得出来的,可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设定机会是平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9:47:06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5-24 19:39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8:51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8:25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这样马氏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直到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他的“设定”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是马氏的一个设定,

“设定”这个词用得不好,马克思的理论是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得出来的,可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设定机会是平等的
哪不好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都是马氏的一个设定,即-设定:价值由劳动产生。详见前面的描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0:31:25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9:47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5-24 19:39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8:51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8:25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这样马氏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直到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他的“设定”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是马氏的一个设定,

“设定”这个词用得不好,马克思的理论是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得出来的,可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设定机会是平等的
哪不好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都是马氏的一个设定,即-设定:价值由劳动产生。详见前面的描述。
不是设定的,而是对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起一个名字叫做价值而已。你也可以不叫他价值 你可以叫他人类劳动嘛对不对?多学点形式逻辑不要这么混乱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12:59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5-24 20:31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9:47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5-24 19:39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8:51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8:25
ruoyan 发表于 2010-5-24 17:30
fujo11 发表于 2010-5-24 17:24
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这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当作公理。
========================
那么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资本产品”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土地产品”,是否也是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也能够当作公理。
是否可以因此建立起“资本价值论”和“土地价值论”。
都是归纳命题,都可以“当作”公理,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所以只存在于逻辑上的可能。
比如,一切商品是劳动产品,我不认为是符合实际的“公理”。但这不等于逻辑上不可以依此建立一套理论。
===============================================
那么,如果马克思说,我只研究有劳动耗费的商品,是否劳动价值理论就符合实际,进而就正确了呢
这样马氏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直到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他的“设定”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是马氏的一个设定,

“设定”这个词用得不好,马克思的理论是经过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得出来的,可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设定机会是平等的
哪不好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都是马氏的一个设定,即-设定:价值由劳动产生。详见前面的描述。
不是设定的,而是对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起一个名字叫做价值而已。你也可以不叫他价值 你可以叫他人类劳动嘛对不对?多学点形式逻辑不要这么混乱嘛
拜托你先看看前面的贴好不好,我前面的那么多文字,就是在用形式逻辑证明马氏的价值是个定义,也就是设定,唉,晕死了,我这篇贴的主题就是“从逻辑角度...”你说的这个就是我前面在说的东西嘛,先看贴再回贴嘛,无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23:12
不是设定的,而是对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起一个名字叫做价值而已
又一个人同意了 马氏的价值是个定义。
再不出现合理的解释,马经的基础崩溃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37:52
又一个人同意了 马氏的价值是个定义。
再不出现合理的解释,马经的基础崩溃中……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75187
       你看来很陶醉啊?我本来不想说什么的,我以前也有个类似的你的做法,不过那失败了。所以再一次奉劝一下,回家看点书多好,多读书又不害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46:06
楼上,又来空话,直接回答问题不是更好?你失败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别人都在上面好好地讨论问题,你出来就要奉劝人家回家读书?你来这吵架的?还是觉得人家不够资格跟你讨论问题?那何不干脆直接地给出劳动价值论不是循环证明的直接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11:45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7:41

公理1可改成:商品有且仅有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属性。且不说这条正不确,至少这条的可信度不能成为公理吧,公理是广泛承认的,这条不认的人怕不会比承认的少吧。
请注意,一个归纳命题逻辑上可以成为公理,不等于大家都公认。你如果反对,只须指出一个反例。举不出就应认可是公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2:18:41
忠君爱国 发表于 2010-5-24 17:41

公理2: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共同属性。您这里所说的使用价值到底是个值还是个集合?其实不论其是个值还是个集合,您既然已经说了他们不同了又怎能相同,是以,这句话就是A=A,!A=!A(!表示非),是句废话,同理,不同的交换价值到底是指数值还是集合?
在马克思的定义里,这个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用途,不可数,没有值的问题。是个集合。“既然已经说了他们不同了又怎能相同”——何出此言??自己说了一句废话。
请回答:我如果说6M=3N这个交换等式,相等的是一定是使用价值,你怎么反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跳至第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