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6 10
2020-04-19
有人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请教,是劳动定义了价值,还是价值定义了劳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价值,也就是以价格作为观测值的真值。劳动指的是,生产这件商品所凝结的人类活动。


简洁答案:
  你所谓的价值,实际上仅是交换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是商品的获取难易度,与使用价值等其他价值无关。
  交换价值当然源于商品交换。由于不同的对象,其稀缺性如珍稀的钻石、有用性如必需品等,各自性质不同,因而主体要想获得它们,其获取的难易程度也必然不同。具体表现为相互交换时,商品双方间存在着一个交换比值B。比如一个西瓜G换了10个西红柿S,即G/S=10。若以一个西红柿代表一个交换单位“元”,则西瓜的交换比值为10元。这证明,西瓜的获取难度是西红柿的10倍。而这才是所谓的商品交换价值的真相!实际上,历史上所有的价值论其实都是把获取难度,错当为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结果。当然你非要把难度定义为价值这个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西瓜和西红柿原生态都是天然产品,当然很稀缺,直接采摘,其数量自然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后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了,掌握了两者产品的种植技术而大规模种植生产,因而通过人工劳动种植的劳动产品逐步成为供给主流,而天然产品则等于进了博物馆,成了展览品,从而凸现出了劳动的重要性,以致后来人数典忘祖,反而把天然产品才是原型的意义给抹杀了,把劳动产品当成了商品的唯一来源而夸大了劳动的作用。那么,人工劳动在这里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很显然,由于天然西瓜和西红柿的供给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劳动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天然品,从而可以说,人工劳动生产,至今已成为了获取作为使用价值的西瓜和西红柿的根本手段或渠道。而作为手段的利用之付出,人工劳动量,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了主体为获取使用价值所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构成了主体获取使用价值的成本。而种植技术的高低,则决定着劳动的生产率高低,从而决定着劳动成本的大小。
  到这里,对于人工劳动的作用,大家恐怕早已心知肚明:1、获取使用价值的手段,2、获得产品所花费的成本之一即劳动成本。
  至于作为目的存在的使用价值本身及其能够满足主体需求的价值,则与劳动完全无关。而西瓜和西红柿之所以成为使用价值,则取决于两个因素:1、主体自身本能产生的对水果的需要,2、西瓜和西红柿自身天然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的水果需求的性质。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需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使用价值,而没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当然也不会有使用价值。所以,这是一种不同于所有传统历史的一元使用价值观的全新价值观——需求与对象辩证统一的二元价值观,即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传统价值理论中的交换价值或价值概念,在这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实事求是的使用价值的获取难度!其相对于作为交换单位“元”的商品的单位获取难度而言的比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所以,辩证需求价值理论中,只有使用价值及其获取难易度,不需要也没有交换价值的概念。到这里再问劳动与获取难度即原来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即劳动作为获取手段,劳动量作为实现获取的代价或成本,当然是决定获取难度(交换价值)大小的因素之一。
  另外由于供给量G与需求量Q的可变性,供不应求自然获取难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供求关系Q/G当然也是影响与决定获取难度的因素之一。所以,作为目的的使用价值的获取难度或价格J之大小不仅取决于对象的获取成本C,同时与需求Q成正比,与供给G成反比!即:J=C*Q/G!这也就是商品的获取难度比例计算公式。
  以上就是辩证需求价值理论的入门介绍。相对于传统的所谓三大错误价值理论,是否简洁而又实事求是、通俗易懂吧?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价值乃是源于主体的本能需要与客体性质的二元对象,与劳动完全无关!而劳动,作为获得使用价值的手段与付出代价,则构成了获得使用价值的成本。所以说,是需求创造了价值(使用价值),而劳动则创造了构成获取难度的获取成本。且劳动产品一旦完成,劳动成本就物化其中成为历史,永不改变消失,除非产品消亡。
  现在回到题目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是价值(使用价值)创造了劳动!
  因为正是西瓜等使用价值的存在和需要,引起了种植它们的需求,而后人类才通过不断加深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学会与掌握了种植它们的技术能力,这才产生了种植西瓜们的劳动!所以,使用价值是目的,劳动生产是手段!没有目的,当然无从谈起实现目的的手段。过分夸大劳动的作用,甚至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那当真是脑袋里装满浆糊的糊涂虫一个了吧?!
  现在再回头看看老马的剩余价值与资本论,其目光短浅,无限夸大劳动的作用,并由此错误进一步杜撰出了剩余价值而忽悠了全世界,使得资本论成为典型的伪科学,这个性质和结论,可谓是已经一目了然了吧?当然,除了劳动和剩余价值理论,其它价值理论如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均衡价值论等,也都是不知交换价值的本质其实就是商品获取难度,从而认识不到位、结论南辕北辙的错误理论。
  实际上,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可实证交换价值源于获取难度的结论无可辩驳:
  主体对空气既有需求而空气又是无处不在的客体,所以空气是需求与对象的统一体,从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就因为地球表面空气无处不在,主体可以随意获取它,从而没有获取难度,不需要付出获取成本,所以空气不需要交换而不能成为商品。即空气没有获取难度或曰没有获取成本,从而想要就有,不需要交换,或曰:交换价值=0,但空气仍是使用价值,属于价值概念范畴。这也说明把一般性的价值概念等同于个别的交换价值概念,是多么错误的做法——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导致概念混乱。如同把白马叫做马,那黑马、红马等其它颜色的马就不是马了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4-19 10:10:07
同时证明,辩证需求价值理论,才是生物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通用价值理论与真理。只要生物还需要消费对象维持生命,辩证需求价值理论就颠扑不破,为永恒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19 13:24:39
现在回到题目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是价值(使用价值)创造了劳动!
  因为正是西瓜等使用价值的存在和需要,引起了种植它们的需求,而后人类才通过不断加深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学会与掌握了种植它们的技术能力,这才产生了种植西瓜们的劳动!所以,使用价值是目的,劳动生产是手段!
------------
头次听说目的能创造手段!
劳动在前,使用价值在其后出现,一个后出现的东西能创造前面早已有之的东西?孙子能创造爷爷?

你可能是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我来告诉你应该怎么说:
对使用价值的需求(不是使用价值,这时候使用价值还没出来呢)——引发(不是创造)了——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19 13:29:31
当然,除了劳动和剩余价值理论,其它价值理论如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均衡价值论等,也都是不知交换价值的本质其实就是商品获取难度,从而认识不到位、结论南辕北辙的错误理论。
-----
获取商品的难度是啥?就是劳动啊。
什么叫难度大?——要花费很多很多劳动。
什么叫难度小?——花费很少很少的劳动。
斯密早就说了:
不论何时何地,凡是难于购得或在取得时需花多量劳动的货物,价必昂贵;凡是易于购得或在取得时只需少量劳动的货物,价必低廉
你以为就你知道价值是神马“获取难度”?斯密早就说了呀!价格高,就是价值大,就是购买难度高——但你不知道的是,何为购买难度高?——花费更多劳动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19 14:50:53
另外由于供给量G与需求量Q的可变性,供不应求自然获取难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供求关系Q/G当然也是影响与决定获取难度的因素之一。所以,作为目的的使用价值的获取难度或价格J之大小不仅取决于对象的获取成本C,同时与需求Q成正比,与供给G成反比!即:J=C*Q/G!这也就是商品的获取难度比例计算公式。
+++++++++++++++++++++=
P=m/Q
P价格,m需求(货币),Q供给量。
这才是价格与需求与供给量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27 16:42:21
天知地知 发表于 2020-4-19 13:24
现在回到题目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吧?是价值(使用价值)创造了劳动!
  因为正是西瓜等使用价值的存 ...
目的不能创造手段?反倒是手段创造目的?就是被门夹烂的脑袋,也知道不吃饭会死吧?只有你是上帝的劳动养大的!傻到这种程度的人,也确是难得一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