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55 3
2010-06-22
改革分配制度,应正视这样的声音:

【年终将至,盘点收入成为热门话题。人们发现,试图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提高收入,似乎变得越来越难。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3日 18 版)《 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在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下,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距却在迅速扩大……”“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系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摘自《消除分配不公 实现经济公平--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权衡 2010年03月15日09:19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在两会上,人们对民生问题特别关注,您最牵挂的话题是什么?

(经济学家)陈瑜:最让我牵挂的民生话题是如何解决分配不公。……

记者:假如您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将提出那样的建议?

陈瑜:首先要寻找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我认为,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现行的分配制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现行分配制度藉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失衡的,从而导致了分配格局的不公。在这种分配格局下,货币资本所有者几乎独享企业所有利润……这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源头和始发原因……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

陈瑜:应当共同参与社会财富和企业利润分配。我主张并积极倡导,在这种新的资本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制度,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因此,有人称这是我的中国式“穷人经济学”。但我认为,它更是一种“全富”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用的共赢的经济平台。】——网易 > 新闻中心 > 2010年两会 2010-03-14 09:34: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工资,是劳动成本补偿,而不参加利润的分配,利润几乎为资本独占,这不能算是社会主义应持之原则,利润应在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分配,即大家都有分红才是。为何这些年贫富差距如此悬殊,为官不正和为富不仁除非法所得外,独占利润被视为“合法”,这是一个需探讨的大问题。】——引自黄宗良:《谈谈十七大报告的创新》.

【所有制和分配都是生产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所有制决定分配。但是,人们常忽略了这个观点。在分析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时,举了很多原由,如城乡差别扩大、地区不平衡、行业垄断腐败、公共产品供应不均、再分配调节落后等,不一而足。这些原由都能成立,但不是最主要的。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最根本原因被忽略了。

财产占有上的差别,是收入差别的最大的影响因素。连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缪尔逊都承认,“收入差别最主要的是拥有财富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引自刘国光《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总结改革开放30年》.

【邓小平:“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①]他还说:“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②]

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警告?显然是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现象而去的。
……
(五)不要忘掉邓小平晚年的警告!

纵观世界社会发展史,发展永远是与问题相伴随的,没有出现问题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也时如此。所以,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与弟弟邓垦谈话时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⑨]

的确,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是不赞成、不允许“两极分化”的出现,我们是鼓励“共同富裕”的,我们所主张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鼓励勤劳致富、知识致富、贡献致富,而不是靠腐败、靠官商勾结的“暴富”。……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⑩]我想,在思考“两极分化”问题上,也应该是这种思想方法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不能只听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那种粉饰太平、会导致社会“安乐死”的错误思想。】——引自《“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2010-03-15 08:41: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人们拭目以待的分配制度改革!

长久以来,资本这个奴役人的东西,不仅奴役着雇佣劳动——普通劳动者,也同样奴役着一切“有教养的等级”。
这种被历史颠倒了的人与物的关系,最终将被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社会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成为将被历史颠倒了的人与物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的初始起点——让劳动,从而也是让所有的人,从被资本所奴役状态下获得解放的历史起点。

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变革旧的分配方式,创建新的让劳动、勤劳、知识、奉献能致富的分配方式、制度,既是新的生产关系应有的作为,也是逐步改变人们受资本奴役的有效方式。

“朱孔孟”的质疑和专家学者的声音都表明,分配方式上的以资为本、重资轻劳、利润侵蚀工薪、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因袭了旧的分配方式,是现实中差距不断拉大和贫富分化的直接根源。

即将启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不能只是旧的分配方式的改良,而应该是创建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重大变革!

面对即将启动的分配制度改革,各方(归结起来就是劳资两方)都在“博弈”,“拿方案者”如何对待这场改革,拿出的方案会是个啥样的方案,会是保持旧的分配方式不变的改良?还是创新分配制度的变革?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2 20:56:26
即将启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不能只是旧的分配方式的改良,而应该是创建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重大变革。
==============================

这里的旧的“分配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劳动仅能获得些许工薪,资本占有全部收益的分配方式。

为什么主贴会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不能只是旧的分配方式的改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已在批判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中明确指出,是“这些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造成了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愈来愈少但是愈来愈富的资本家和人数愈来愈多而总的说来处境愈来愈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90页)。

盼铁成钢以为:

“这些形式”,指的应该是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

“分配方式”,指的应该是劳动仅能获得些许工薪,资本占有全部收益(盼铁成钢称其为“资本要素独占收益”)——收益与劳动要素毫不相干的“分配方式”。

如果说马克思说的“这些形式”是两极分化的“土壤”,那么,“这些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就是造成两极分化——“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愈来愈少但是愈来愈富的资本家和人数愈来愈多而总的说来处境愈来愈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的“根子”。

“这些形式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造成了……”揭示了资本主义及全部阶级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两极分化、阶级尖锐对立的“这些形式”这个“土壤”和“分配方式”这个“根子”。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改良”能使“日益无法忍受的阶级状况,造成了人数愈来愈少但是愈来愈富的资本家和人数愈来愈多而总的说来处境愈来愈恶劣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的状况得到缓解,但并不能改变其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本质。

不改变这个“根子”——不变革这种“分配方式”,长出来的必然是同一种“苗”——结果都必然是两极分化。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所说的“这些形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造成两极分化那个“土壤”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现实中仍因袭着旧的“土壤”所必然产生的“分配方式”——这才是现实中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分化加剧的真正的深层原因。

不搞两极分化,避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因此,即将启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不能只是旧的分配方式的改良,而应该是创建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重大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2 20:58:35
提高“占比”的“改良”,并不能消除两极分化!

有人提出,分配改革应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能够实现绝大多数劳动者受益。”

没错!这样的“原则性”的话,谁都会说。

我们虽然已经谈了关于旧的分配方式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必须变革旧的分配方式的必要性,但还是有人认为旧的分配方式导致两极分化只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似乎初级阶段以后的资本主义就不存在“两极分化了”似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应该不再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了吧?来看看美国的情况吧:

“美国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突破0.4,2005年为0.469,高于北欧、澳洲、加拿大和日本,收入分配差距居发达国家首位。”“1978年占居民10%的最富有层的收入为低收入层收入的20倍,在2008年扩大为77倍。”“国外媒体称:‘美国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比任何时候都严重,而赤贫人数攀升到近30年最高点’。”专家认为,美国的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两极分化越发凸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高科技化时期的特征。”——2010.4《经济学动态》>刘诗白:《论过度金融化与美国的金融危机》.

为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还会存在“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两极分化越发凸出”?

专家认为:表现为“低收入层的实际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的真正原因是:“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而不是向劳动倾斜的机制不曾改变”。——刘诗白:《论过度金融化与美国的金融危机》.

专家的结论表明,当今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两极分化越发凸出”的真正原因,就是盼铁成钢所说的导致两极分化的“根子”没变(专家表述为“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而不是向劳动倾斜的机制不曾改变”)。

有些人之所以会有 旧的分配方式导致两极分化只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误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只看到人家的工薪“占比”比我们的高,而忽视了这种高“占比”后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和“两极分化越发凸出”。

早在2003年,就有专家提醒过:

【“分配制度首先要体现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美、英等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虽然资本要素所占比重始终占小头,但并不意味着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分配状况更加平等,恰恰相反,资本要素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虽占小头,但由于资本要素被极少数人所掌握,因此,它所造成的不平等状况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资本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比其他两种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平等要严重得多。】——王振中《劳动与资本在分配中的地位》2003-12-4 15:52:36 .

盼铁成钢认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占比”的“改良”,而应该是着眼于 不搞两极分化,避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不仅要对利润侵蚀工薪的严重现状进行“改良”,而且应该对旧的分配方式——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分配方式进行变革、创新!

即将启动的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分配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不能只是旧的分配方式的改良,而应该是创建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重大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9:47:22
“在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下,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距却在迅速扩大……”“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系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40203&page=1&from^^uid=348716
===================================================================
给一组数据供大家参考: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企业收入与居民收入比较(资料来源:《经济学动态》2010.5.38页):

企业收入(资本所得)与居民收入(工薪所得和经营所得)增长比较:

年   份         企   业  收 入(亿元)     居   民  收 入 (亿元)

1992                 5080.64                       17432.93
1995                11565.12                       37224.41
2000                16724.61                       56826.77
2005                42220.09                       10698.09
2006                49393.11                      126593.12
2007                57715.58                      150897.28

增长倍数比较:

区  间        企业收入增长倍数           居民收入增长倍数

92--99              1.87                                 2.00
99--07              2.96                                 1.88   
92--07             10.36                                 7.66

各自在分配格局中的占比(%)变化比较:

区   间               企业                                 居民

92--99              —0.99                              —0.43
99--07                4.88                              —4.98
92--07                3.89                              —5.41
-----------------------------------------------------------------

16年间,企业收入与居民收入都在增长,但前者为10.36倍,后者我7.66倍,前者的占比升3.89,后者的占比却降了5.41,差距不可谓不大,如果剔除个人收入中经营所得,那么资本所得(企业收入)与工薪所得(居民收入的一部分)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资本所得与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巨大差距,表明了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利润侵蚀工薪的严重性。分配制度的改革,当然不能无视利润侵蚀工薪的事实,必须通过改革,为工薪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提供制度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