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047 103
2010-07-26
难题一:劳动价值是如何与效用价值对接的?

据史载: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于前283年向赵国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

按照马克思式的等价方法,记作:
                                                           15座城市=1块和氏璧
城市具有劳动价值,和氏璧是天然的“璞玉”,捡来的,未经雕琢,几乎不具有劳动价值,仅具有效用价值。

试问: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是如何对接的?

这里,请不要把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混淆。使用价值由产品的物理、化学属性决定,是死价值;效用价值有消费者的感觉决定,是活的价值。

请不要以和“氏璧是稀缺物品,马克思把它已经抽象掉了”来搪塞。实际上,马克思,包括我们所有信奉这一理论的人,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一难题:比如,马克思(这个词可以换作任何人,下同)把他的钱都用来买书、酒和雪茄和大量的服务品了,为什么不去买斧头?斧头也具有劳动价值啊!显然是效用价值在作怪。这效用价值倒是很坏啊,总是在找茬啊!据说马克思还曾为爱情而购买过珍珠、钻石之类的自然品,也曾买过房屋,其中一项支出是购置土地的费用,土地也是自然品啊,哪里有什么劳动价值!买房屋还要买好的方位,比如三楼、四楼好,一楼顶楼不好,好的价钱高。方位也是自然品啊!买房屋还要看采光,宁愿花更高的价钱买采光好的。

试问:太阳也是自然品。如果否认效用价值,那么,你的劳动价值是如何与自然品对接的?

难题二:劳动价值理论下的“复杂劳动”理论为什么出卖了底层劳动者?
计划时期,南方某村,种植水稻,上边摊派了1台插秧机。按照惯例,类似的拖拉机、插秧机都要由“上边有人”的家庭的子女或者大队长的子女来当拖拉机手。拖拉机手挣的工分高,穿着干净整齐,吃的好,有工作制服,还比较休闲,好不气派。一个草根青年农夫见了一个拖拉机手,很不服气:都是一个“公社”里的,你凭什么待遇这么高?拖拉机手说:“你没有读过书吧?马克思说过,我们这是复杂劳动,你们那是简单劳动!“......草根农夫不解道:“马克思......还专门为你们说话?”,然后就不敢吭声了。拖拉机手得意地说:“怎么样,服了吧?”草根农夫呐呐半晌,最后冒了一句:“复杂劳动?为什么不让我复杂一把?咱俩都小学毕业,你会复杂,我也会啊!凭什么......”


这个草根农夫的最后遭遇我们且不讨论,单单说这样一个难题:在劳动价值论前提下,复杂劳动理论不属于劳动者。

实际山,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事艰苦体力工作的劳动者,如蜘蛛人、野外建筑工人,其待遇比坐在电脑前从事复杂劳动的白领要高1.5倍以上,与朝鲜、古巴恰恰相反。这个如何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难道不是一个难题吗?

难题三、没有用的劳动?

记得《资本论》第一章有这样的话:
“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里,“没有用的劳动不算劳动”,呵呵,这里有逻辑问题吧。什么叫“没有用的劳动”?谁见到过?比如做科学家化学试验,每100次中,至少99%都是失败的;再比如技术专家试制某种产品,开始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这些失败的试验、残次的产品的生产者的劳动不算劳动吗?没有价值吗?
答案是相反的。失败的试验是成功之母,如何没有价值?即使是废品、残次品,其价值也要附加在正品上,因为生产者至少要保住成本才能持续。

废品、残次品的产生在任何生产中都有一定的概率,遵从一定的概率密度和概率分布规律。这样看来,没有用的劳动是生产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的生产。


难题四、绸缎与手纸的不敬难题


首先申明,这个问题有点不敬,所以阳春白雪者慎入为盼。

设想以下情景:某人进城买了绸缎。绸缎价值不菲,说明其包含的劳动量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后来上了趟厕所,忘带手纸,于是撕了一块绸缎来应急。然后,此人心安理得扬长而去。
问:这块绸缎的价值如何计算?其包含的劳动算多少,是否跟同样大小的手纸相同?

                                           1尺绸缎=1尺手纸

这样列等式可以吗?教科书上不可以。但在上述消费者心里,这样列是可以的。如果不是教科书错了,难道是消费者错了?

难题四的正解
借鉴“来者可追”老兄的解释,按照效用价值论,消费者将这样来消费绸缎(X)和手纸(Y):
                                                                  max        U=f(X,Y)              (Ux'<0,Uy'<0)
                                                                   s.t.         PxX+PyY=M
消费者用绸缎替代手纸的必要条件为:
                                                                   MUx/Px=MUy/Py
这样,难题四就迎刃而解了。给定条件,比如绸缎对此人而言很珍贵,边际效用高到一定程度,他完全可能用1/2匹丝绸来替代1匹手纸,依此类推。

难题五、不是商品的东西能不能买卖?

来看一则故事:
        人大某研究生的故事
        人大研究生X君,研究的是政治经济学。此君一表人才,权财两得之貌,酒色二全之气,却能坐得冷板凳,勤俭好学,自得其乐,如痴如醉。
        一日,X君到西单某百货大楼转悠,来到黄金钻戒连锁专柜,大喝一声:“呔”!服务生大惊,问到:“先生何事惊呼?”X君曰:“谁让你们卖珠宝钻石的?赶快收起来,不能卖了!”服务生细问详情,X君不愿回答,各个柜台转悠,下令全部撤柜。服务生一看此君相貌非凡,莫非公司得罪了首长?赶快禀报主管。主管匆匆赶来,鞠躬搭讪,询问撤柜原因。
        折腾了半天,X君才说道:“黄金、钻石、玉石都是天然物品,不是劳动品,没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所以不能买卖,懂不懂?!”
        主管急辩曰:“这都是我们进的货,怎么能说不是商品?”X君说:“读《资本论》没有?读《资本论》没有?资本论中某页某行。。。。。好好读读!”
        主管一听说“读书”,忙问:“到哪里读书”?X君以为人家问他在哪里读书,就说了实话。主管一听,原来他是个读书的,还未毕业呢。擦了擦汗,招手示意了一下保镖,径自走了。

        自然品不是劳动品,所以不是商品。按照这一逻辑,珠宝钻石到底能否买卖?实际上,人类不顾《资本论》,买卖了好几千年,难道是把不值得交易的东西给交易了几千年?

难题六、看这象给抽的!

       很多人喜欢用抽象一词,似乎解决不了的问题,抽象一下就给摆平了。看以下抽象,如何摆平?
                                                                         1只绵羊=2把斧头
        如何计算两者的劳动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度量?铸造斧头要高温环境、多人合作、粗暴力气,几小时即可成功;养羊则一光屁股小孩持鞭足以,但需要数月。怎样让两者的劳动相等?
        实际上,我们买东西只要问自己喜欢不喜欢,然后讨价还价,最后成交,有谁去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再比如,两个原始人,一个在树上摘了2只苹果,另一个在地下掘了2块红薯。掘红薯的很费劲,还弄破了手指。摘苹果倒是很轻松。他们两个在各自消费掉一个物品后,决定交换一下。于是:
                                                                           1只苹果=1块红薯
        或许你很惊讶:摘苹果的剥削了掘红薯的!你更可以指责:原始人竟然不读《资本论》!
        或许有人会来指责我这个例子,并狡辩道:“你这个例子是个别例子,不是社会交换的例子。社会交换依然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哈哈,别跑啊,偌大一个原始森林,没有几个原始人,由于产品匮乏,交换也是偶然的,或者人类刚刚明白交换的好处,哪里来的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你解释不了,说明你的理论并不普适,或者说你的理论只能解释部分现象,跑偏了啊!
        看看效用价值怎么解释的?设苹果为X,红薯为Y。由于没有预算约束,所以:
       对于摘苹果的而言: 当MUx<MUy的时候,他就愿意交换;如果此时掘红薯的认为MUx≥MUy,则交换成功。
       对于掘红薯的而言:依此类推。
        以上交换属于“帕累托改进”。

难题七:利息在事实上与教科书上的差异

        某君Y深研《资本论》,对劳动价值论笃信无疑,自称已经精通。常常感叹世人远离《资本论》,似乎从来不践行其中的道理,导致理想社会迟迟没有到来。
        一日,有朋友向Y君借钱,一借就是100万元。Y君沉吟良久:“100万不是个小数目,我夫妻十几年的积累。但念咱们是多年好朋友......何时归还?”朋友说,12个月归还。Y君还是沉吟不决。朋友说:“你有房有车,衣食无忧,接济接济我,而且尽快归还,如何?”Y君说:“好说,好说。容我回去与贱内商量商量,三天给你答复。”。
        三日后,朋友来了,Y君好烟好酒招待,就是不提钱字。良久,朋友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不是这里面缺点什么东东?哎呀,忘了,忘记说利息了!
        朋友赶忙说:“利息不要担心,我的投资项目收益在30%左右,即使打个对折,也有15%。到时候按银行利息付给你,绰绰有余啊!”
        Y君说:“银行利息?”然后又沉吟不语。
        朋友看透了Y君的心思,说道:“我少说了两个字——按照银行利息的三倍支付”。
        Y君说:“你那个项目我知道,不错,我信得过。不过,银行利息的三倍,说出去不好听。朋友嘛。两倍吧!”于是立下契约成交了。
        Y君回家后,沾沾自喜。老婆问曰:“怎么朋友借钱还收利息?”
        Y君对曰:“不借给他,存银行也能获利息”。
        老婆曰:“怎么收两倍利息?”
        答曰:“银行不会倒闭,投资给他有风险。我承担风险了。”
        这些话让Y君的儿子小Y听到了。小Y说:“父亲大人,你每日教我读《资本论》,大骂收利息的银行家,你怎么也开始收利息了?”
        Y君一听,震怒,对老婆说:“大人说话为什么让孩子听见?!”
        老婆说:“收利息有啥丢人的?利息都出现几千年了,难道几千年的都错了?”
        Y君说:“几千年的就不能错?实践了一万年的,该错还是错!”
        老婆说:“是啊,是啊,是人类错了,人类错了,《资本论》是对的,教科书是对的......那你为什么知错犯错?你为什么还要收利息?”
        Y君说:“时间未到啊,到了XYZ到来的那一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道德水平极高,按需分配,我就自觉践行《资本论》,绝不收利息了。”
        老婆故作轻松地说:“老公大人的苦心,我明白了。那我们等吧,等待不收利息的那一天的到来!”
        儿子小Y不干了,他似乎听出了父亲大人最后一句话的破绽:“别人道德水平极高了,他们会接收我们一家吗?”
        Y君一听,看了看儿子,汗水一下子从头顶流到鞋跟,半天说不出话来。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6 18:5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19:22:42
好好探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21:18:29
好好好,up up u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21:32:34
妙!第一个难题不能用价格来解释。一旦用价格来解释,势必牵涉到需求和供给,承认需求,就说明承认了效用价值。
这真是一个难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22:14:14
不是题难,而是算术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