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g 发表于 2010-8-24 17:36 
《资本论》中哪的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言论,《资本论》是在说“价值是一种劳动”,即价值量(钱)兑现的是抽像的人类劳动,而不是具体的效用。
============================================================================
1、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如配第、布阿吉尔贝尔、斯密、李嘉图都是主张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二重性才是马克思的独创。
2、劳动价值论是对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理论的概称,所以马克思是属于劳动价值论的。
3、价值量不是钱,当价值用货币表示时,就成为价格。
4、不同的使用价值是交换的必要条件,商品交换既是价值的交换也是使用价值的交换。
劳动价值论的始祖是配第,
配第、马克思、李嘉图,哪的说了“劳动能创造所谓的价值”,他们都是说
价值是一种劳动,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就是劳动。
说争论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或还能创造多少价值,都进入效用价值论的范畴。
并且有些人把价值与财富划等号,李嘉图说过:“
政治经济学的错误都源于价值和财富的淆同”,他们都认为价值是一种劳动,并没有争论劳动创造不创造财富,是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只要“有用的”就是财富,有些人把“价值”等于同“财富”了,持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中的人包括马克思在内都不认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价值量就是钱,
转移的尺度才是价格,其不变的流通的量,就是钱。如:我有3万元,3万元是代表一种持有的量,而花3万元买一件艺术品,代表我向某人渡让3万元,这时艺术品所交换的价值量才是价格。
古典经济学之所以称为政治经济学,那就是认为价值与产出无关,
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对人的行为(劳动)的控制关系,假如所有的人都是某人的奴隶,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货币,不需要价值,同样完全军管的社会也是这样的,纪律代表了货币(价值)对人的劳动(行为)的控制,同样完全自发社会秩序的社会,也是这样,个人需要什么自己个人就去生产,自给自足,根本不存在支配他人劳动的和货币的问题。
价值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本主义关系,劳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范围内完全正确。
而边际效用论,更适合保留货币的计划经济,并且也只能是接近正确,那是因为是康托洛维奇和列昂惕夫等有意的在替新古典使用他们的理论。真正使效用论成立的只有纳粹的战俘营,这时偏好才形成了一定的交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