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681 11
2006-05-31
<P>边际效用 指商品消费量变化一单位引起的消费者效用的变化。</P>
<P>那第n单位的商品效用比第n+1单位的商品效用高,用的是基数效用?</P>
<P>最优消费选择   MU1/MU2=P1/P2    是在比较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数量比?</P>
<P>或基数效用仅指效用总量可加减后比较,边际的不算?</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 20:12:00
可参照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中附录上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3 02:40:00
边际效用是基数效用的观点 所以不要犹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2:59:00

为了避免混淆,先写下正确的观点,后面再进行解释。

1、现代微观经济学公认,应当使用序数效用,而不是基数效用。所以,边际效用是一个基于序数效用的

概念。

2、现代微观经济学不需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需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错误地使

用了基数效用。

先解释第一个观点。楼上有人认为边际效用使用了基数效用的概念,这是完全错误的。翻开任何一本中级

微观教材,作者都清楚地说明应当坚持序数效用论。这些作者在给出边际效用的概念时,也会强调边际效

用的数值本身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由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的比值等于MRS,所以边际效用这一概念仍

是有用的。(参见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4章(第六版),或者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

第3章(第六版))

然后解释第二个观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用了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或者说对边际效用进行了求导,这

意味着边际效用的数值是有意义的,可以比较大小。换种说法,这就意味着效用的增量是有意义的,可以
比较大小。举例来说,多消费一个商品总效用从10增加到12和从10增加到15,现在就有了区别。
因为前者的增量是2,后者是5,5>2。这就明显违背了序数效用论,因为在序数效用论看来,12和
15的功能是一样的,都大于10。实际上,比较边际效用的大小,就是使用了基数效用的概念。
再次强调,序数效用函数只有一阶导数,没有二阶导数。

最后想解释一下很多同学对边际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关系产生混淆的原因。部分国外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中使用
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导需求曲线,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但这些教材偏偏又声明
应当使用序数效用。这种自相矛盾倒不是证明了教材作者的无知,而是作者为了简化分析,不愿使用无差异
曲线和预算线结合的分析方法,不得已而为之。

一点建议:忘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既不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也不是
需求定律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总之,除了产生概念混乱,毫无用处。(唯一的用处可能是满足不求深知
的初学者快速理解需求定律的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03:09:20
哎,楼上很强啊
边际效用递减是基数效用里有的序数效用里没有的,我想了大概一个星期才想明白
最近刚在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里得到了验证
刚来这论坛不久,发现真是个好地方
以后该常来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 22:16:32
是的,基数效用论的理论核心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由此推导了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以及消费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