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我们详细点说:
厂商确定价格P1与P2,而每个人选择商品的购买量q1与q2,每一位消费者都会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MU1(q1,q2) / MU2(q1,q2) = P1 / P2
注意,是消费者调整自己的q1与q2,进而调整自己的MU1 / MU2,以适应厂家定好的P1 / P2。
你说的意思是这个,对吧。
我在其他帖中也表示过对你这种观点的理解,接下去的回复想必你也看过: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5-13 11:41 
pengleigz说价格比决定边际效用比是对的,但有个前提:没考虑厂商为何会确定P1、P2的价格。
假设,行业1与行业2分别生产了Q1个单位的商品1与Q2个单位的商品2,那么,他们会考虑如何清货的问题。
他们会调整价格P1与P2,对于每个人来说,还是会有:P1 / P2 = MU1(q1,q2) / MU2(q1,q2),但是,厂家必须保证P1与P2对应的需求量要恰好等于供给量,即:
所有人的q1之和 = Q1,所有人的q2之和 = Q2
我们可以将其简记为:MU1(Q1,Q2) / MU2(Q1,Q2) = P1 / P2
在厂商想清空Q1及Q2这么多的产品1与产品2的情况下,是边际效用比在决定价格比。
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你的回答是: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5-13 13:13 
供给方并不会考虑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比,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收入。从供给曲线来看,供给量也会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供给方事先并不能决定商品的出清价格,他们只能随已发生的成交量来调整价格。
即你强调价格P1与P2的变动,也会影响供给总量Q1与Q2。
这一点当然很正确,每一个学过经济学的人都应该知道。
我只不过不想举复杂的例子罢了。
那么,我们将Q1与Q2分别作为P1与P2的函数,记为Q1(P1),Q2(P2),那么,我们可以将下式:
MU1(Q1,Q2) / MU2(Q1,Q2) = P1 / P2
变为:
MU1( Q1(P1),Q2(P2) ) / MU2( Q1(P1),Q2(P2) ) = P1 / P2
我承认,只要Q1(P1),Q2(P2)的函数关系变一变,立马会影响到均衡价格比。供给确实会影响均衡价格。
但我想说的是,需求方也是会影响价格的!
在Q1(P1),Q2(P2)的函数关系固定下来后,还不是一切要看MU1 / MU2的面子?
最终,MU1 / MU2也会对价格比的形成做出贡献,不对么?
虽然上式中有Q1(P1),Q2(P2),但都是套在MU1与MU2里面的,在最外面的,还是MU1 / MU2,不对么?
--------------------------------------------------------------------------------------
现在回到主题,如果我们将两商品边际效用之比MU1 / MU2当作是市场对于两商品价值量之比V1 / V2的评判(即我们令V1 / V2恒等于MU1 / MU2)。
那么我们自然可以由MU1 / MU2决定P1 / P2这件事推导出V1 / V2决定P1 / P2的结论。
还是一句话,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说劳动时间之比决定价格比,那我也能接受,因为其中毕竟还牵涉到简单劳动时间与复杂劳动时间的转换问题。
对不起,我发这个回复是因为帖子的内容比较相关,可以联系到你的主题上来,另外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在你发的帖子里讨论比较合适。
毕竟,我是即能理解你的观点,也能理解劳动时间比决定价格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