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700 24
2012-06-25
自乘系数的确定有两个方式:
1,按某种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的数学模型核算。比如,体力劳动按能量消耗,脑力劳动按蕴含的智商情商体力水准等等。这样做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但是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这有个问题:如果这样计算的自乘系数,与市场价格的系数不符的话,是否证明劳动价值论错误呢
事实上,这样的自乘系数几乎不可能和市场交换价格的系数吻合。

2,按市场的实际交换价格计算自乘系数。计算每一种商品的人均单位时间的产值(附加值),按此产值计算。比如,棉花的人均产值是10元/小时,软件的人均产值是50元/小时。那么软件对棉花的自乘系数就是5倍。
但是这样计算有个问题,因为我们是以市场价格为标准计算自乘系数的。那意味着,我们即使任意给定两组随机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比较这两个平均数,也能得出一个自乘系数。那等于说:自乘系数与所谓的劳动耗费完全无关了

这样,如果自乘系数按某种体脑耗费标准计算,它肯定与市场交换价格不一致。如果按市场交换价格核算自乘系数,又可能和体脑耗费无严格对应关系。

虽然自乘系数会遇到上面说到的困境,但是从常识角度讲,一般感觉还是有点道理。因为我们毕竟看到脑力劳动的收入一般比体力劳动高,而智商情商等等与收入之间,也是有相关性的。但是仅仅相关性是否能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呢?这个由大家做个评断吧。

理论上,市场经济下,刨除马克思主义者讨厌的资本家阶层,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应该由劳动者之间的体力智力消耗决定。但是实践上呢?这个马克思主义者自己评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5 22:05:48
我们即使任意给定两组随机数据,也能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平均数的自乘系数。这样,又市场交换价格而计算的自乘系数,怎么保证与劳动耗费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2:21:05
这个问题马克思早自扇嘴巴了。他说: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5 22:29:12
qi509 发表于 2012-6-25 22:21
这个问题马克思早自扇嘴巴了。他说: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你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价值”分配是一个意思了。也即按劳分配等效于按“价值”分配吧。

  按“价值分配”就是按无差别人类劳动分配。按无差别人类劳动分配就是平均分配。最后,得出平均分配就是按劳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6 10:0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6 17:25:37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价值是指称社会平均劳动时间,那么你说的第一点用能量的耗费来计量价值显然是错的;而你说的第二点用两种劳动产品的货币额的比率来计量价值额,则你等同于用交换价值来代替价值。但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价值本身,二者之间并不是线性相关的。本来交换价值要用价值来解释,现在你反倒用被解释量来说明解释量,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