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112 293
2025-09-20
复制代码
在此,以飞花形式存在的棉花“把自己的价值转给棉纱”,所以飞花也是有价值的。也许有人说,这种飞花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怎么会有价值呢?但是,如果它没有价值,为什么剩下的100磅棉花的价格为什么要上涨,并且上涨程度正好等于115磅棉花(等于这15磅以飞花的形式存在的棉花的价值呢?)的正常价格程度呢?这上涨的价格难道是从莫名其妙的地方来的?如果飞花没有价值,为什么它能转移价值从而使自己显得没有价值?另外如果讲这种废物没有价值,那么如果有朝一日它也变成有用物呢(比如1千年前人们碰到地下的石油也认为是没有用的)?又有价值了?价值论难道变成这种 朝三暮四 两面三刀的东西吗?
所以一句话:马克思也认为废品也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5-9-20 11:08:53
任何东西,放对地方就是资本,放错地方就是资源。当然,将小用途开发为大用途也可以看作就是把资源开发为资本。

不要理会马克思怎么说,就因为他卖弄起正反合的表达方式,那么他老人家就什么也没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21 17:07:01
    生产100磅棉纱产生的15磅飞花包含在生产成本115磅棉花中,因此,15磅飞花和100磅棉纱共同耗费了115磅棉花成本,不是预期成品的15磅飞花因包含有代价耗费耗费是有价值的,只是它需要通过预期成品棉纱提价予以补偿。马克思在这里是从发挥使用价值的方面来阐明废品飞花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22 09:52:19
咱家已经把这种【废物】利用到极致了:
各地打着古人的名声来赚钱已经轻车熟路,但也会因此引来纷争,最著名的就是【刘三姐】这个招牌;
因为刘三姐的原居住地没有官方的确认,桂林说刘三姐是他们的,因为最初的电影【刘三姐】是在桂林拍摄的、而宜州(县)又说刘三姐原来是居住在宜州的、而罗城{县)却拿出原清代的县志证明刘三姐的居住地是在罗城境内;
一时间众说纷纭,直到现在刘三姐的祖籍花落谁家,也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官宣】;
哦,忘了请教hhj先生,像这种利用先人名声的做法,是否属于你的【废物价值】理论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22 10:46:09
YYSRR 发表于 2025-9-21 17:07
生产100磅棉纱产生的15磅飞花包含在生产成本115磅棉花中,因此,15磅飞花和100磅棉纱共同耗费了115磅棉 ...
对呀。如果这个以飞花形式存在的15磅棉花没有成本,那剩下来的棉纱的价格为什么会更高呢?这更高的价格,正好是这15磅飞花的价值的体现。当然有人也可以认为这15磅飞花没有价值。因为它已经转化出去了。但是转化原先肯定是有价值的。 否则它转化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22 10:49:21
qf20089 发表于 2025-9-22 09:52
咱家已经把这种【废物】利用到极致了:
各地打着古人的名声来赚钱已经轻车熟路,但也会因此引来纷争,最著 ...
废物由于有价值,所以能够抑制废物的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