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19 21
2012-12-08

      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世界的本原,事物的属性可以高于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即是说,一切事物都可以也必须被寻找到其自然基础从而被理解。将一个事物的自然基础找出来标志着对它的本质的认识的开始。

      之所以劳动价值论要从劳动来说明价值的来源,就是为了找到它的自然基础,因为劳动过程的自然本质是无可辩驳的。它当然不能完全从自然界的无目的的阶段来理解,但是却牢固的包含了一些自然界的无目的的过程。


      为了寻找劳动中的自然过程,就必须依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自然科学中,对于没有生命的物质的了解,也就是对于和目的性高度对立的事物运动的了解,是用物理的观点来把握的。那么对于价值,必须有一个物理量与它高度的对应,它当然是不易找出的,但可以以一些线索去尝试着寻找它。

      劳动既然首先是劳动者体力的消耗,那么能量这个物理量就是必须被包含的。既然把它包含进来,就当然会受到物理中关于能量的定律的制约,首先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要求人们看到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所蕴含的能量之间的可转化性,也就是同质性。其实运动形式之间的差异以及运动之间的同质性的共存,表现在劳动这个人类的身体的运动上就是劳动的同质性差异性的共存,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二重性。表现在价值上就是抽象价值(交换价值)与具体价值(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它们的自然基础都是能量的二重性。抽象能量并不存在,因为任何一种运动都带有它的规定性即具体性。不仅在质的意义上是如此,在量的意义上也是如此。因为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依然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现,只不过是量上的,因为能量守恒定律不仅承认了不同运动形式所蕴含的能量可以转化,而且还要求这种转化在量上是没有损失的,即是说,总量不变,只是转移。表现在商品交换上,就是仅仅进行商品种类的交换,而在价值上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即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规律之所以不是完备的关于价值的认识,根源在于能量守恒定律还不能达到对于能量转化过程的全面认识,这个矛盾在物理学史上,被热力学第二定律向前发展了。它看到了热与功在质上的差异,在转化过程中的鲜明的方向性:功可以自发的转化为热,但热不能自发的转化为功。引出了自发性这个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概念。还引出了不可逆性这个概念。从这个意义上它给出了价值概念的无限性的内涵,一些事物,那些不可逆的过程(如死亡),包含着价值的无限大,结果过渡到无价。这个无价不是因为价值太低,而是大的无法衡量,生命就是这样的事物。汉语中有无价之宝这个成语,英语中invaluable都是指极其珍贵的东西。这是轰击庸俗的价值论的重炮。回到主题,对于劳动过程,各种专一的劳动都带有对人的不可逆的影响。生产线的普工,长时间进行同一操作,后果如同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所夸张的但在质上毫不夸张的表现出的那样:离开生产线时依然在脑中重复着那个操作,最后发疯了。产品为何珍贵,它不仅仅是用一定的时间生产出的,而且是在摧残一定数目的人的精神的代价下生产出的。这种凝聚在产品中的价值,除了劳动价值论之外,还有什么理论可以理解吗?死亡是不可逆的,发疯也带有不可逆的后果:精神的永远创伤,这种不可逆性如果不从劳动中发现,又能从哪里发现呢?


       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高级劳动创造的更大的价值,如经营的决策,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立,恰恰相反,它给予这些活动以最应得的地位,因为它不去把这些活动神秘化,而试图找出使一切人都能掌握这些高级劳动的途径,并首先承认:“哲学家与搬运工的差别,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又说:“人在出生时的差异,并不大于家犬与野狗的差异。”这是战斗的无神论在经济学上的必然态度,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平等论在经济学上的必然立场。

       先写到这,功与能的关系在唯物主义者对劳动的分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劳动的过程现在进一步说,就是做功,把体内的能量转化为思维的定向运转和肢体机械的精确驱动。从做功的快慢上就引入了时间,再进一步去考察社会各个地区、成员做功能力及快慢的不平衡性以及互相学习不断靠拢的趋势,即不平衡性与互相靠拢的统一性,就能触碰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实在意义。是的,它是一种社会力量,有着物理的外观(时间是个物理量),但已经成功羽化为社会学量了,并保持着它与自然的联系(时间是个物理量),从而留下了唯物主义的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8 08:16:35
只见你谈价值的自然基础,不见你谈价值本身。那么,价值是什么?给个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09:00:42
"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是世界的本原,事物的属性可以高于自然,但不能脱离自然。即是说,一切事物都可以也必须被寻找到其自然基础从而被理解。将一个事物的自然基础找出来标志着对它的本质的认识的开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424295

采纳唯物主义观点,那就必须找到“唯物”的理由。这是最起码的理性。“自然是世界的本原”同样不能自圆其说,因为“自然”本身无所不包,而“本原”则区别于现象(不包括现象)。

“一切事物都可以也必须被寻找到其自然基础从而被理解。”重复了这么种没有理由的断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09:15:51
一套建立在非理性断言基础之上的推论,那只不过是把非理性断言放大若干倍。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推论,无一不是这样的理论。与之对立的理论就是建立在“非唯”基础之上的推论。

许多人都知道科学理论的基本预设是假设,但不知道神学理论的基本预设是真设。然而“唯物/唯心”都是真设,只有“非唯”才是假设。

当心着点!别让教育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1:02:58
下面是一些我曾分散的说出的观点,它们正好对应于主题帖中一些概念的展开,所以转移过来: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中,热量的自发传递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向着低温物体),宇宙膨胀的哈勃定律(经太空望远镜观察,宇宙处在体积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任意两个天体的距离都在不断远离),行星的演化,人的从干细胞不断分化直到发育衰老死亡,个人的认识随成长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都是一种单调上升,伴随着暂时迂回的单调上升。这种迂回的限度表现为,我们的思想可以迂回到18世纪,17世纪,但实在迂回不到14世纪以前了,因为我们踩在已经前进了的时代上。
     单调过程的严肃性表现在它的不可逆性。在对令自己尊敬的已故的人的怀念中,或干脆对自己的将带来不可逆后果的选择时所发生的情绪,所感叹的也正是这种不可逆性的严肃 。这种不可逆在社会发展上表现为上升,所以本质上使人乐观。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from^^uid=2779607

     大自然的本质是它的运动的自发性,“自然界不是人,不知道‘能够’和“必须”之间的差别”(费尔巴哈)。然而正如自然界在原子尺度内的运动规律--量子物理,当它在大量原子凝聚之后的宏观物体上表现出了质的飞跃--经典物理的简明规律;被自然界生出的社会,其目的的萌芽也被自发的生了出来。这一萌芽尽管所有动物都有,但只有对象化的劳动才能让它由萌芽变成稳固的实体,并抓住他再也不放手了。这是一个不连续的跳跃。这一唯一可以反观自然的存在物,其运动规律处处打上它的目的的烙印。“能够”是够多的,拿石头砸自己,是完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可是违背了它自己的目的,从而是“必须不”的。

      社会因其母体是自然的,使其的发展呈现出社会规律的自发发挥形态的“自然史”。革命运动中“自下而上”的活动,是带着母体给他的自发性而由其目的的牵引造成的活动。个人所能摆脱的自发性的盲目性就在于自己的理想,这种摆脱的现实性就在于他的理想是历史发展规律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与自由对立的是强制,而不是必然。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伟大人物从下属意义上讲才是自由的,即他们所实现的是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别人的理想。同时,他们的意识活动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想要为该理想服务的决心决定于他们之前的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普列汉诺夫《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from^^uid=27796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8 21:20:23
这是在“从《资本论》中看到的历史方法”一帖中说到的关于劳动过程的分析:


(四)   劳动过程内部的微观的历史过程
       这很像一个物理过程,能量发生传递与损耗,有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先给予原则上的支配。这是发展,是上升,是表面上的平面循环与事实上的三维螺旋上升。什么上升了呢?

1.gif
资本增值就是上升,而
2.gif

增值资本源于剩余价值。三位一体:资本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

       热机循环也是上升的循环,一个循环过程结束后,工质吸收了一定的热量,又损失了一些,剩下的转化为有用功,推动机器运转。
       在人格化的资本看来,有用功即是剩余价值,热机效率即是利润率。而无用功,就是与剩余价值榨取无关的过程,如工人的吃饭、休息、家庭、学习、社会活动,等等,这分明是占用时间的行为,直接降低热机效率,是不能不防的。看来他对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十分接受,但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接受起来还是很勉强,不免抱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1&from^^uid=27796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