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裁缝劳动这种具体劳动,被视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之表现,故与他种劳动(即麻布内含的劳动)有等一性的形态”,如果我们已经理解了“相对价值形态”和“等价形态”的相对性,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故与他种劳动(即麻布内含的劳动)有等一性的形态”这句话,即这里所说的“等一性的形态”就是“等价形态”,“价”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而(麻布内含的劳动)作为“裁缝劳动”与之相等的劳动,就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即社会劳动。
“从而,它虽然像其他各种生产商品的劳动那样,是私人劳动,但同时又有直接社会的形态”,裁缝劳动,是“特种的生产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即生产活动,“是由其目的,其动作方法,其对象,其手段,及其结果而定的”,由这些方面,就把人们的活动区别开来,从而每种“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而麻布,其价值是“直接性”,20码麻布“值”2件上衣,上衣是20码麻布的价值,“麻布的价值”就是一种直接性,但这个“直接性”在价值关系中已经不是单纯的“直接性”,而是有了“上衣”这个中介、表现的直接性,同样的,在价值关系,上衣也不是单纯的“间接性”,表现,形式,而是有了直接性的间接性,有内容的形式。
所以,“等价形态的第三个特征:私人劳动,采取其反对物的形态,即直接社会的形态”。
“倘上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则关于等价形态的后述二种特征,当更易明了”,后述二种特征,就是“具体劳动是它的反对物的现象形态,明白的说,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现象形态”、“私人劳动,采取其反对物的形态,即直接社会的形态”。为什么说“后述二种特征,当更易明了”,是因为“价值概念的缺如”,价值概念就是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劳动”,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不能从价值形态,看出在商品价值形态中,各种劳动是被表现为等一的人类劳动,被表现为等一的,这是因为,希腊社会是立在奴隶劳动上,从而,以人间的和人类劳动力的不平等为自然基础”,而“价值表现的秘密——因一切劳动皆为人类劳动一般(并以此为限),故一切劳动有等一性与等值性——必须等人类平等概念,已取得国民信仰的固定性时,方才能解决。但这个信念,又必须等商品形态已成为劳动生产物的一般形态,人类彼此间以商品所有者的关系为支配关系的社会关系时,方才是可能的”。
所以,在启迪未来社会之前,先接受社会的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