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986 122
2014-03-28
马克思说的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但又不是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这样推理出“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结论的: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我们已经看到,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

  如果真正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就得到刚才已经规定的它们的价值。因此,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也就是商品的价值。

  (摘要引述完。完整的连续内容请见附件。)

  马克思首先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马克思随后说,在1夸特小麦和a铁进行交换时,在“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请注意这个“等量”。

  随后马克思说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

  也就是说:能够相互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必须“等量”。那么什么价值在交换中必须等量?显然只有交换价值。而且马克思推出“劳动的凝结构成了价值”这个结论,就是从对交换价值的论述开始的。

  可见马克思说的“价值”就是“交换价值”。

  但是“劳动量决定价值量”根本无法得到实践验证(连劳动量和价值量的测算方法都没有,更不要说进行实测检验了),而且也和实际生活经验不一致。

  马克思为了补上这个漏洞就七绕八绕地搞出了一个“价格偏离价值”,即价格(交换价值)可以偏离价值。他说:“随着价值量转化为价格,这种必然的关系就表现为商品同在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的交换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就是按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也就是说,马克思此时又认为价值不是交换价值了。这就是本文标题“马克思说的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但又不是交换价值”的后半部分的意思。

  于是这里又引出了马克思的另一个错误。

  科学理论需要逻辑自洽。只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前面的话,就看出马克思自相矛盾了。马克思前面说能够交换的商品存在等量的共同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但现在又说价格(交换价值)可以偏离价值,难道此时可相互交换的商品的共同的东西可以不等量了?

  如果这种共同的东西本来就可以不等量,那么何以知道商品(马克思认为其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是劳动产品)中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的凝结呢?

  如果两件商品的价值(劳动凝结)都是一百元,但A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现在是五十元(偏离价值),B的价格是一百五十元(也偏离了价值,但方向相反)。这两者能够进行交换吗?马克思经济学的捍卫者们愿意用后者交换我的前者吗?

  两件商品能够相互交换,如果等量的共同东西的确是劳动凝结(价值),那么交换价值(价格)就不能偏离价值。如果能够偏离价值,那么这个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就不可能是劳动凝结(价值),因为马克思认为商品的唯一共同属性就是劳动产品。如果上述两点要同时成立,那么商品的共同属性就不止“都是劳动产品”这一个属性。

  马克思时常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错误。如果你抱着崇敬的心情读《资本论》,就会被他误导。但如果带着研究的眼光去看,把东墙和西墙对照起来看,就看出漏洞了。

黄佶,2014-3-28

==========
附件:《资本论》有关内容连续原文: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
的量的关系或比例(6),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
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
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
盾。(7)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
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
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
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末,x
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
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
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
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
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
铁,如1夸特小麦=a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
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
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
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
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
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为了确定和比
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把它们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与
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现——底乘高的一半。各种商品的交换价
值也同样要化成一种共同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
少量。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
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
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
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
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
或者象老巴尔本说的:
“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
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8)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
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
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
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
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
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
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
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
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
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
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
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
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
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
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我们已经看到,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
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如果真正把劳动产品
的使用价值抽去,就得到刚才已经规定的它们的价值。因此,在
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也就是商品
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28 09:36:30
马克思的问题不在价值或交换价值上,而在价值和货币价格上,他脑袋一拍,轻松一句“价值量转化为(货币)价格后”如何如何,他就是没有交代,价值是如何转化成货币价格的?这个转化过程是怎么进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2:33:09
郑小迈 发表于 2014-3-28 12:05
问题是楼主你自己认为是不是呢?马认为肯定是,如果认为不是,那后面的还用写?
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另搞一个区别于交换价值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4:56:00
发这样一个帖子还非要注明一下黄佶这个人,这个人完全不懂得辩证逻辑中,“是”和“不是”在不同范畴和不同条件下完全可以并存从而根本不矛盾。在他这个自称是理科博士的人看来,正号和负号是矛盾的,是不可并存的,一个数不能既是正数又是负数。所以这个人实际上根本不适合研究经济学,但却非要挤在经济学的圈子里到处张扬他那本《资本异论》,可惜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发表10年后已经在全欧洲风靡相比,他的那本书发表至今,没有任何人理睬他那到处都是别人懒得去指出的矛盾和漏洞。
本人看在他好歹混了个博士头衔,不愿意他就这样废掉自己的学术生涯,这里点拨几句:
价值首先不是交换价值,而是对象中所蕴含的劳动。当一个人取得劳动的结果或者享受劳动的过程,这一结果或者过程本身就是价值。没有价值,就不会有这一过程或者作为过程的阶段性结果。如果黄佶还是不能理解这样浅显的表述,我只好用询问近乎脑残者的语言来问,是否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会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情?如果不会,那么这个意义是什么?
价值理所当然就是交换价值,因为在《资本论》开篇就设定了价值研究的历史范围——资本主义。任何不能通过交换来体现的劳动成果本身就没有价值,因为这种价值只是个人个别劳动的产物,而资本主义要求劳动必须是社会化的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才被承认,从而扬弃了劳动本身首先作为个体劳动的基础属性。由于这种扬弃,价值不得不首先作为个别劳动而存在,但必须通过社会必要的方式来实现。
以上这段文字对于黄佶来说实在太难太高深了,所以他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他的书没人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8:07:34
Rousseau 发表于 2014-3-28 14:56
发这样一个帖子还非要注明一下黄佶这个人,这个人完全不懂得辩证逻辑中,“是”和“不是”在不同范畴和不同 ...
“价值理所当然就是交换价值”,你这样说就足够了。

你可以和 clm0600 去辩论了,他说价值不是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9 15:05:43
hj58 发表于 2014-3-28 18:07
“价值理所当然就是交换价值”,你这样说就足够了。

你可以和 clm0600 去辩论了,他说价值不是交换价值 ...
他和你一样说自己没有价值理论。
我和一个没有微积分概念和不承认微积分理论的人讨论微积分不是说明我博学,而是说明对方智商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