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496 33
2008-09-11
        劳动价值论认为,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前,产品交换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由于当时的货币是劳动产品,于是,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本文根据这个思路推理出早期产品的价值公式。
        现代商品的价格往往都含有成本。但是,在货币刚刚诞生的时候,商品还不可能含有成本。因为成本是由价格计量的,价格又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货币就不可能有价格,没有价格便没有成本。因此,在货币刚刚诞生的时候,商品的价格还不可能含有成本。其实,最早的商品耗费的原材料与生产工具等都是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等协助生产的,不需要购买,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根本就没有生产资料,全部是消费资料。商品耗费的原材料与生产工具折旧只能以劳动量的形式表现在商品中,不能以成本的形式表现在商品中。由于这个原因,在货币刚刚诞生的时候,商品与货币交换时只需考虑双方是否含有等量的劳动,无需考虑成本问题。
        如果我们用M表示一定数量的货币,再用Wm表示M耗费的劳动量,那么,M / Wm就应该是一切商品兑换货币的“汇率”。如果我们用W表示商品耗费的劳动量,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应该是W×M∕Wm。由于商品换到的货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格,通常用P表示,因此,以下公式可以成立,
                                                                M
                                          P = W × ——                 (1)
                                                               Wm
        由于公式中的P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公式(1)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价值公式。如果把M / Wm称为简单的货币劳动效率,那么,最早的价值就是产品耗费的劳动量与简单的货币劳动效率的乘积。根据公式(1)可知,价值的计量单位一定是货币单位。
        由于劳动价值论把时间单位看成是价值的计量单位,因此,它说价格背离价值,等于用长度与重量比较大小,荒诞无稽。效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企图用效用或贡献等无量纲量计量价值,更是反科学的典范。
        综上所述,价值是商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虽然商品是劳动创造的,但价值却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创造的。如果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改变了,那么,资本也有可能被选为价值的决定因素。资本绝对不能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2 08:07:00

 劳动价值论认为,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前,产品交换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后,产品交换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
现代商品的价格都含有成本,现代社会以前的商品也含有成本。成本是生产商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价值。难道在现代社会以前,生产商品就不需要原材料和劳动力吗?

你连成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就来反对马克思理论,可叹也可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08:38: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9-12 8:07:00的发言:

 劳动价值论认为,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前,产品交换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后,产品交换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
现代商品的价格都含有成本,现代社会以前的商品也含有成本。成本是生产商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价值。难道在现代社会以前,生产商品就不需要原材料和劳动力吗?

你连成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就来反对马克思理论,可叹也可怜。

    你的智商哪里能推理出无成本时代。你说在产业资本诞生以后,产品交换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可见你对资本论的研究是多么的狭隘。人大教授接受你的挑战,那才是无知呢!我都不愿与你辩论。谢谢你顶了我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08:47:00
真正推动国家发展的只是一少部分精英,大多数群众未必能有多少长远的眼光,而创造性的理念,制度设计,基础性科学研究,发明,技术改进,怎样计算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09:32:00
以下是引用qszgfxzg在2008-9-12 8:47:00的发言:
真正推动国家发展的只是一少部分精英,大多数群众未必能有多少长远的眼光,而创造性的理念,制度设计,基础性科学研究,发明,技术改进,怎样计算价值?

  你说得不错,是一少部分精英。你说创造性的理念,制度设计,基础性科学研究,发明,技术改进,怎样计算价值?我认为,你说的这些都没有价值。因为创新劳动耗费的劳动量无法参与社会平均化。当然,这些创新劳动是有贡献的,其劳动的结果也不像普通劳动的结果那样,随着产品的消费而结束。创新劳动的结果就像土地或矿藏一样,其贡献无法计量,因而没有价值。西方经济学把土地都看得有价值,当然把创新劳动的结果也看得有价值了。这里暂时不宜解释这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1:54:00
+++++++++++++++++++++++++++++++++引用你的原文(我对有些字体作了变动)++++++++++++++++++++
如果我们用M表示一定数量的货币,再用Wm表示M耗费的劳动量,那么,M/Wm就应该是一切商品兑换货币的“汇率”。如果我们用W表示商品耗费的劳动量, 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应该是W×M∕Wm。由于商品换到的货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格,通常用P表示,因此,以下公式可以成立,
                                                                M
                                                 P = W × ——                 (1)
                                                              Wm
      由于公式中的P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公式(1)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价值公式
+++++++++++++++++++++++++++++++++++++++++引用完毕+++++++++++++++++++++++++++++++++++++
在这里,你直接将价格等同于价值,这就是你思想的错误所在。我在你那篇被删除(不知道被谁删除的)的文章的回复中已经指出,价值是商品中内在的东西,而交换价值和价格是商品交换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对于价值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需要抽象的。
而你在下面给出的价值定义(见你原文中那句“价值是商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则显示了你置历史事实于不顾,商品交换的出现比货币的出现早很多,而在货币出现之前难道商品就没有价值吗?而且你定义价值为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即使从货币存在后的历史看来,虽然商品是要经过交换的,但是难道价值不是商品的固有属性吗?难道价值不是通过交换关系得到表现吗?难道货币出现后以物换物的交易不是一直存在吗?如你所言,“当时的货币是劳动产品”,难道当时的货币不是商品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承认了它是劳动产品,又跟商品进行交换,而这正是商品的特征属性呀。如果货币是商品的话,那么我们在这里对你的价值概念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看看你的价值定义:“是商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在这里,你的价值概念是对所有商品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是普遍适用的。货币也是商品,即使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也是商品,或者,严格按照你的说法,至少在“当时”是一种商品,那么,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应该符合你的价值概念的,将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代入你的价值概念中,你的价值概念也应该成立才对。那么我们就看看代入的结果,也就是在货币商品情况下你的价值概念:“是货币<商品的一种>在符合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的条件下应该换到的货币数量”,然而,稍微有些逻辑的人也知道这是可笑的同义反复,而且还是错误的同义反复,难道同样的货币还需要交换吗?也许你说的是金换银吧(这个说笑了,呵呵)。由此可见,你的价值概念,至少不适合于你说的货币产生的“当时”。

一言以蔽之,你的思想的错误所在就在于你把价格直接等同于价值,以至于把价值在不同交换条件下的货币表现当作了价值本身,而这些交换条件随着历史是在不断演化的,以至于你发现了你的所谓的“价值演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