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980 15
2008-09-18
<p>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因为,“劳动”是指个别劳动、社会平均劳动还是社会总劳动呢?同样道理“价值”又是指个别价值、社会平均价值还是社会总价值呢?我们不能说:个别劳动创造个别价值,因为,个别劳动只会耗费个别价值,而不会创造个别价值,但是个别劳动却可以创造更多单位的社会平均价值!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不但很容易让人误解,而且逻辑推理不通。 <br/>有人说:“劳动创造价值就是同样的劳动者在同样的具体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抽象劳动。”但是这句话!有“个别劳动(价值)可以创造更多单位的社会平均劳动(价值)”之意,可见用“创造”这个词语也是不妥当的,个别劳动对应的劳动时间是“个别劳动时间”,社会总劳动对应的劳动时间是“社会总的劳动时间”,以生产大米为例:在某一社会中,生产大米的劳动者为n个人,这个社会平均一天生产大米为8千万吨,假如,一天生产的大米8千万吨刚好足够这个社会消费,即无过亦无不及,当然,这是个模糊的范围。对于马克思经济学这种以假如供求平衡的完全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学的不切实际,这一点必须明白(这里我不想多谈),那么,8千万吨大米便为这个社会的总必要劳动产量,一天的劳动时间为这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总必要劳动产量(8千万吨大米)/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一天)=8千万吨大米/一天;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参与生产大米的劳动者人数=8千万吨大米/一天/n个人,又假如,这个社会参与生产大米的劳动者人数是1。6千万时,由公式: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参与生产大米的劳动者人数=8千万吨大米/一天/1。6千万个人=5公斤/每个人一天。又假如,甲单独一天生产大米为10公斤,也就是说甲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产量/个别劳动时间=10公斤/一天;那么,甲的个别劳动生产力价值可以折算为社会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公式是:甲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10公斤/一天/5公斤/每个人一天=2倍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把每个人一天生产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看作一个价值单位,</p><p>而甲一天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创造多少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率呢?应该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1价值单位=2价值单位—1价值单位=1价值单位,即一倍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我这种价值(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率)是越多越好,可是,马克思不是这样说,他认价值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但是,这个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没有这方面的文献可以考证,经过,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马克思的说法有一点点问题,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应该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与同等使用价值量之比率,即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倒数,以上面的例子为例:生产大米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为5公斤/每个人一天,倒数为每个人一天/5公斤,我以前称它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可是,别人不懂它,我又只能称它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了,因此,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马克思说的:“社会劳动率愈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也就愈小,反之亦然。”他这种价值(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是越少越好,但是个别劳动时间成本率折算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率的量却是越多越好,因为个别劳动时间成本率折算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率的比例越多表明他们的社会富裕程度越高。</p><p>价值等价逻辑正确与否的前提 ..比如:在一个只有甲乙丙三人的社会中,①在生产面粉的生产率的比较中,甲的生产率是:8斤面粉/天,乙的生产率是:6斤面粉/天,丙的生产率是:10斤面粉/天;②在生产大米的生产率的比较中,甲的生产率是:10斤大米/天,乙的生产率是:6斤大米/天,丙的生产率是:8斤大米/天;③ 在生产葡萄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中,甲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10斤葡萄/天,乙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15斤葡萄/天,丙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8斤葡萄/天;如果不考虑需求(或己经假设满足需求,但生产率应改为:个别剩余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按各自的生产技能优势,甲会选择生产10斤大米/天;乙会选择生产15斤葡萄/天;丙会选择生产10斤面粉/天;这样从整个 社会中的角度讲,社会总产品组合生产率最大化,从个人与社会的比较的角度讲,发挥了个人的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特长。</p><p><br/>以下:设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或者价值)为“P”;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为“F”;参与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为“n”;个别劳动生产率为“f”;那么:根据我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公式:P=上面说:“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参与生产的劳动者人数”用符号表示:P=1(F/n)=1[(f1+f2+······fn)/n]= =n/(f1+f2+······fn)可以算出面粉、葡萄、大米的社会平均价值各是:</p><p>①面P=3/(8斤面粉/天+6斤面粉/天+10斤面粉/天)=1天/8斤面粉;</p><p>②米P=3/(8斤米/天+6斤米/天+10斤米/天)=1天/8斤米;</p><p>③葡萄P=3/(10斤葡萄/天+15斤葡萄/天+8斤葡萄/天)=1天/11斤葡萄;</p><p><br/>因此,由于马克思的逻辑认为:</p><p>面P=葡萄P=米P=1天/8斤面粉=1天/8斤米=1天/11斤面粉;</p><p>即8斤面粉;8斤米;11斤面粉;对应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都是1天</p><p>所以,社会平均劳动时间1天对应1天/8斤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1天对应11斤面粉;</p><p>—→8斤面粉=8斤米=11斤面粉。</p><p>这就是马克思的价值等价逻辑(当然,这个价值等价逻辑成立的前提就是8斤面粉的使用价值=8斤米的使用价值=11斤面粉的使用价值,分母相等,分子又相等,那么,自然就:面P=葡萄P=米P成立了)</p><p>这就是马克思抛开商品(只要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只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映射的平均劳动时间等价交换的劳动价的核心所在吧!因此,我认为该理论的致命缺陷不在楼主所说的问题而在于,它没有考虑到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需求标准量或使用价值量生产率与需求标准率(供求因素)!”</p><p>因此,我认为按照马克思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P)相等交换,只要不考虑供求因素没有什么大错,但不符合现实,因为,只考虑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相等交换这不够,只有在符合此基础上再考虑供求因素,即交换主体原来拥有商品对自身的使用价值(效用)≤对方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时,才是交换能否进行的关键条件!</p><p> </p><p></p><p>欢迎拍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20:21: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9 02:05:00

如果有权威部门突然宣布,在所有的面粉中查出三氯氰胺,面粉价格立马暴跌。这时候8斤面粉就不等于8斤米了吧!接下来权威部门又宣称,三氯氰胺其实能延年益寿。面粉价格立马飙升。

这就是马克思不能解释的地方。当然,马克思会强调理由说,我没有说他们价格相等,我说的是价值,价值不等于价格。但是到底什么是价值,马克思一直说的含糊不清。一个和价格没有关系的价值,甚至和其它任何可测量的变量都没有关系的价值,有什么用?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张五常在博客中随口提到的一句话——价值取决于期望,突然恍然大悟,当即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04:53: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9-19 2:05:00的发言:

如果有权威部门突然宣布,在所有的面粉中查出三氯氰胺,面粉价格立马暴跌。这时候8斤面粉就不等于8斤米了吧!接下来权威部门又宣称,三氯氰胺其实能延年益寿。面粉价格立马飙升。

这就是马克思不能解释的地方。当然,马克思会强调理由说,我没有说他们价格相等,我说的是价值,价值不等于价格。但是到底什么是价值,马克思一直说的含糊不清。一个和价格没有关系的价值,甚至和其它任何可测量的变量都没有关系的价值,有什么用?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张五常在博客中随口提到的一句话——价值取决于期望,突然恍然大悟,当即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价值取决于期望."

伙计,这话的意思马克思是有的.当然,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有了.要怎么说马克思自相矛盾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15:45:00


既然你同意拍,那我就先拍一个。
首先看你所说的计算:"③葡萄P=3/(10斤葡萄/天+15斤葡萄/天+8斤葡萄/天)=1天/11斤面粉";等号前面的式子里面明明写的是葡萄,到最后结果怎么又变成面粉了?如果是面粉的话,就跟前面两个式子没有逻辑一致性了。
我想你这里的原意是葡萄吧?姑且按照葡萄来处理你的东西。

你在前面说根据你自己的社会平均价值公式,后面又说根据马克思的逻辑(暂且不考虑你用的是不是真的是马克思的逻辑,我们假设是),但是这样也不能推论出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不成立呀。难道你是这样去责难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吗?

在你那个价值社会平均公式里,也即 P=n/(f1+f2+······fn),你把劳动时间作为分子,把使用价值作为分母,(并把它称作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是你前面说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倒数”,这个“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按照你的说法是使用价值量和平均社会劳动时间的比率,造出了这么多术语,呵呵)你在这里是用使用价值来度量价值量,这并不是马克思的价值概念。马克思写的很清楚,“......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那末,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见《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可见,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仅仅跟劳动有关,而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下价值量的度量,也仅仅是用劳动本身的量去度量的。
我在推荐的恩格斯的那篇《资本论》第三卷增补给大家阅读的下面写了误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几种常见形式,其中有一个就是讲使用价值当作价值,我认为,你这里犯的错误依然是没有区分开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17:03:00

是的,这里的原意是葡萄,谢谢指正!看来,你是认真看了,难得!

这个公式:P=n/(f1+f2+······fn) 中的f是个别劳动生产率n是人数,P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它是怎么推出来的呢?这里我的确缺少了个推理过程,但是在我的以前帖子有,难得去找了,我这里推理给你看吧!

上面说:“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参与生产大米的劳动者人数”用符号表示:P=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用F表示社会的总必要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之和即用符号表示:F= f1+f2+······fn)/ n = (f1+f2+······fn)/n,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是(f1+f2+······fn)/n的倒数,那么,n/ (f1+f2+······fn)不正是吗?!

还有什么不明白?

 

 

 

 

另外,我再用文字提醒一下:“对于马克思经济学这种以假如供求平衡的完全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学的不切实际,这一点必须明白(这里我不想多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马克思经济学是论述:供=求,整个社会生产率(整个社会生产量/生产时间)=整个社会必要需求率(整个社会必要需求量/生产时间)的完美世界,在这个完美世界中整个社会生产某一生活物品的产量的产量就是整个社会必要需求量,他把社会的生产活动看作是完全理性的,所以,整个社会生产率就是整个社会的必要生产率,社会必要生产率的分子就是社会必要需求量或者社会必要生产量(这个概念又是必要、又是生产,是供与求的一致或者统一),而社会必要生产率的分母对应的生产时间当然就应该称之为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9 17:18:00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那末,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

--------------------------------------------------------------------------------------

必须明白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产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脱离对应的某种产品、商品、使用价值来谈劳动时间的价值没有意义!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是社会必要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折算、比较的关系,我的数学公式在上面提醒
的那个大前提下,是符合逻辑的。

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称呼是错误的,因为,它是劳动时间与生产某种产品、商品、使用价值的比率,所以,应该改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成本率。

不是我在这里犯错误没有区分开使用价值和价值,而是你可能还没有看懂我的文章。如果你感兴趣,可查看:《[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原创]使用价值的分类
 

》;《马克思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悖论与缺陷》、

[原创]如何了解、测量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价值
  

》等等帖子 。

当然,时间过了那么久了,有些符号可能会有细微改变,因为我现在早已经不再仅仅研究完全信息的经济问题,而是也研究不完全信息的经济问题。

希望继续拍砖,最好能拍醒我的无知!谢谢!

因为能够与我继续探讨这方面的人太少了!

[em10][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17:54: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